花开枝枝艳 日子节节高

成都日报 2022-04-05 03:18 大字

天府农博园彩色油菜花田

花海里的 生活馆白头镇

竹林边的 餐吧兴义镇

花海里的 火锅店黄水镇

油菜花本不稀奇,但这个春天,由9种彩色油菜花组成的巨型“花带”却成为天府农博园的地标景观,着实“火”了一把。在刚刚过去的3月,新津天府农博园千亩彩色油菜花吸引了超过50万的游客前来观赏。而与彩色油菜花田仅一路之隔的兴义镇张河村,新开业的餐吧、超市、集市也跟着火爆起来。

赏花经济带来了巨大流量。像张河村这样在赏花经济大潮中抢抓商机发展“赏花+”业态的村落,在成都各区(市)县还有很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在广袤的田野、林盘、村落里,各种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乡村的生态价值也由此得到转化。借力赏花经济,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不仅壮大发展了村社集体经济,也使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者扎根农村,带动更多农民增收,平常不起眼的各种菜花果花,实实在在成了农民致富的“摇钱花”。

借花生金 村里有了财源活水

“仅3月26日、27日这两天,张河村的餐吧营业额将近13000元,共享超市营业额6000多元,美食集市营业额7000多元。”新津区兴义镇副镇长谭其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记者看到,张河村的餐吧外面环绕着一大片竹林,小河流水潺潺,环境优美,游客在竹林里、树下进餐、喝茶,十分惬意。

正在餐吧用餐的游客成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春天来农博园游玩时,要吃饭还只能去场镇上或周围的农家乐。“当时村里只有个小卖部。今年再来,变化大多了。”

正如成先生所言,看到赏花经济如此火爆,张河村村民也想搭上发展的快车。2021年春天赏花季结束后,张河村便谋划起了新的消费场景建设。“我们首先想建个超市,不仅让游客有地方买东西,也可以方便我们自己的村民。”张河村党委副书记李媛媛告诉记者。

建超市这个主意好,但难就难在没有启动资金。随着一次次坝坝会的召集,村民们的意见明朗起来。“大家都觉得,赏花经济带来的机遇应该抓住,这么多游客到张河村来,大伙儿共同出资建个超市不会亏。”村民向磊对记者说。

于是,通过200多户村民入股筹措到启动资金,利用村上的闲置房屋,张河村于2021年8月建成共享超市。记者在这个共享超市里看到,200多户“股东”的名字被印在一个大的“像框”里,就摆在超市的高处,像在告诉着大家这个超市的来历。“这种方式既解决了项目启动资金的问题,又定期分配利润让村民有了持久的收入。”李媛媛说。

由于餐吧的开设资金较大,张河村联络上新津国有平台公司文旅集团,双方进行了合作建设。2021年10月,张河村不二餐吧开业。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游客,赏花之后来到这里休憩、进餐。如今,超市、餐吧、集市,都已经成为村里的产业,为村集体、村民带来长期收入,张河村的集体资产在不断地壮大中。

返乡创业 守在家门口就挣钱

双流空港花田“火”了之后,黄水镇80后青年黄敏改变了在城里务工打拼方式,选择回到家乡黄水镇白塔社区5组76号,拿出积蓄,利用自家的老房子开起了火锅店,开启了她的回乡创业之路。2021年12月,黄敏的囍院火锅店正式开张营业。

囍院火锅店四周,是一片片金黄、热烈的油菜花海,而火锅店的院子里,还有一株开得正艳的白玉兰。在火锅店的茶桌和餐桌上,黄敏就地取材,用油茶花做了插花,简洁而美观。这个春天,来空港花田的游客有不少光顾了黄敏的火锅店。“春天来看花的人多,火锅店生意很好。返乡创业,能在家门口挣钱,我的选择没错!”黄敏说。

在新津区宝墩镇,自天府农博园赏花热兴起后,在外创业的女青年周曼投资近200万元,打造了“鹿野·密境”沉浸式餐饮消费场景。自2021年1月项目营业以来,成为颇受关注的网红餐厅。在该项目带动下,当地群众利用自有民房、院落、池塘等开发坝坝茶、豆花饭、垂钓等错位“配套”经营项目,形成客群相互引流、业态互为补充的乡村经济小生态,参与群众月增收1000余元。

由于发展赏花经济带来的利好,崇州市白头镇一年时间就有78人返乡创业,白头镇也成为崇州首个“返乡创新创业示范乡镇”。成功创业的众多旅游项目,又带动了600多位村民就业,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项目带动 在家就业心情好

梅花、樱花、海棠……青城山脚下问花村景区的花时就没有闲过。这个赏花项目的成功,令周围的村民有了更多的机会就业。

47岁的杨仁义是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大通社区居民,自从两年前家里2亩地流转给园区后,杨仁义有了回乡务工的想法。如今,他和妻子在问花村园区内务工,“我现在在园区做植物管护,每个月4500元的收入,妻子每个月也有3000元收入,再加上流转出去的2亩地的土地租金,家庭总收入也和以前在家具厂打工相差不了多少。”杨仁义告诉记者,让他感到满足的不仅仅是收入,“现在在园区里上班,工作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能照顾家里,心情和精神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仅2021年,大通社区附近农民在项目基地务工,就创收1000多万元。社区39岁农民吴园户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从“问花村”开始建设起他就在“问花村”务工,每年都能挣个五六万元。几年下来的收入,足够他家去年拆掉老房建起了一栋两层小楼。

如今,问花村配套产业的打造,解决了当地300余人就业,吸引回乡人才16人,带动餐饮、民宿30余家,带动周边海棠价值提升6倍以上。问花村外围,依托川西林盘,打造了酒庄、茶林、农场等场景。问花村周边,许多农户都在对房子进行翻新、修建。据了解,问花村正在大力鼓励农户自建民宿,既能满足游客周末两日游的住宿需求,也能增加农户收入。

本报记者 李娟 粟新林 实习记者 周滎鸿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在农技服务一线 收获成就与价值

曹艳红(右)查看小麦生长情况。田野感言:随着越来越多种植户的信任,自己越来越热爱基层农技服务工作,也更觉得这一份工作的...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