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蹲守竹林这片牛尾笋成为行业标准

成都日报 2022-03-23 02:22 大字

鞭茎的大小,关系着笋芽的长势

袁晓(右)跟着刘运科(左)钻进竹林,给竹子做“体检”

“刘博士,你们快去竹林里帮我看一看,我家竹林里的竹子开花了,这批竹子是不是就要死了啊?”沿着山路来到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牛尾笋种植基地,车还没停稳,村民袁晓就急切地迎了上来。

袁晓口中的“刘博士”,是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博士、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生态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刘运科。他赶紧到竹林里一看,好几棵竹子出现了问题,翠绿的竹叶中,“开”出了一簇一簇像麦穗形状的白色“花苞”。

“这不是开花,这是虫害,马上把这株枝条砍下来烧掉填埋。”看到袁晓惊愕的眼神,刘运科拿出小刀剥下“花苞”的外皮,只见嫩芯里一只白白胖胖的虫子正在大快朵颐,吸吮着汁液。“这是虫子的‘伪装’,这片竹林还很年轻,赶紧处理病害,避免传播。”

“多亏有这些专家。”一席话让袁晓茅塞顿开,“我们的牛尾笋产量越来越高,效益也越来越好!”。

当日到来的专家团队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肖前刚带队,这个团队既有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省林草科技特派员,也有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科技服务队队员。在这个团队中,像刘运科这样的博士就有5名。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次“体检+会诊”拉开了专家团队对牛尾笋春季管护的序幕。专家们将在这里待上几天,深入山间地头,监测牛尾笋的生长情况,作好课题研究的数据实录,并实际指导竹农种植。

六个阶段监测

现场“体检”开“药方”

春天的竹林枝丫上发着新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袁晓拿上工具,跟着专家们钻进竹林,一场“体检”开始了。刘运科在一株母竹旁蹲了下来,用锄头将土壤挖开,拨弄几下,地面上露出了一截枝条。“这是竹鞭,竹子发笋就靠它。”刘运科拿起一截竹鞭向农户们演示,“竹鞭是指竹子细长的地下茎,横走于地底下,竹鞭上有节,节上生根;节的侧面生芽,有的发育成笋,有的发育为新鞭,所以竹鞭的发育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鞭茎的大小,说明这棵竹子的营养吸收情况,太大会抢笋芽的营养,需要及时砍掉;小了说明发育不良,需要施肥管护。”刘运科一边记录一边讲解,“3—5厘米较为合适,如果一片竹林里大部分竹鞭大小都出现了偏差,那这片竹林的养护方案就需要整体调节。”

“这些裸露在外的,很难发笋,需要及时清理掉。”记者闻声看过去,一处土壤较浅的地方,裸露着一些竹鞭,专家当即指导袁晓进行了清理。

关系发笋情况的另一个因素是立竹度,就是一个平方米内竹子的数量,即竹林的密度。村民种竹子,总以为越密越好,竹笋会越来越多,却不知道疏密也是要讲科学的,“按照标准,一个平方米4—5株比较合适,在发笋的初期我们就会对留竹量进行控制。”

“牛尾笋的监测全年共有6个阶段。”据刘运科介绍,春季管护期,大约在3月至5月,主要是长势监测及病虫害防治;进入7月出笋期,需要根据出笋量判断母竹的健康情况;7月底至9月采笋期,要按照20-30厘米的标准进行采摘;9月底发笋中期要特别注意留母竹,这时就不能再滥采,要严格控制留笋数量;10月中下旬要观测退笋情况,也就是没有发出来的笋芽,通过它们判断土壤的营养;冬季还要对竹林的老鞭进行清理……“总之,我们一边监测一边处理,确保竹林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很好的管护。”刘运科表示。

全程科技护航

牛尾笋产量翻了5倍

“按照你们的方法,我家竹笋的产量每年都在提高。”仅仅三年的时间,袁晓家的竹林就见了效益,产量比往年翻了好几番。

牛尾笋属秋笋,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阳光适宜、水源充足的区域,为四川龙门山脉地区崇州市和都江堰市部分山区所独有,是成都西部龙门山脉“土生土长”的“山林味道”。崇州市文井江镇是现在种植面积最大、最完整、最集中的牛尾笋生长地,约2万多亩。与传统的春笋相反,崇州牛尾笋采摘期从每年8月开始。作为“秋笋”中的佼佼者,崇州文井江镇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虽然守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但山里的竹农对牛尾笋一直是“放养”状态,由于缺乏技术,他们种植的牛尾笋良莠不齐,一亩只能出产300—400斤;而自从科技特派团队来了,大家才知道原来种竹子还有这么多讲究。“现在我们一亩地可以产1500斤,而且品相更好,价格也更高!”大坪村支部书记袁明志说。

从300多斤到1500斤,5倍的产量提高源自于长期的科研。据肖前刚介绍,多年整合省市县级科研项目,从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抗逆性、丰产性及竹林下综合利用等进行系统研究。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种植管理方式。”肖前刚告诉记者,仅仅在这片牛尾笋基地,他们的团队已先后承担了多个科研项目,研究出8项科技成果,并带着这些成果为农户们服务了5年,他们帮助当地制定的牛尾笋产品标准成功通过四川省标准备案,成为了通用的牛尾笋选择依据,目前,专家团队正在牵头制定牛尾笋种植标准,为下一步推广种植打下基础。

不断选育提升

让龙泉山竹林清幽

“我们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我们希望把这个优质品种再提升,并推广到适宜地区种植,让更多山区群众能够增收致富。”因此,专家们的科研课题都很有针对性:

省育种攻关课题重点将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不仅有助于本地打赢种业翻身仗,还将通过研究发笋机理,利用染色体加倍、基因排序等科技手段,将原来野生的牛尾笋“驯化”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成都市级科技课题则注重于商品性,除了产量提高,品质提升也是选育的重点方向。“我们希望通过不断选育,在现在改良版的基础上再稳定增产至少5%;同时让牛尾笋中氨基酸和水分含量更好,口感更脆嫩。“简单地说,就是为农户们选育出更容易种植、品质更高、效益更好的种苗。”

而在成都市公园城市生态产业规划中,笋用竹既能起到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作用,也是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保障。围绕上述要求,肖前刚带领的博士团队还致力于扩大牛尾笋的适生范围,同时注重产业链延长,服务于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从崇州起源的牛尾笋正在龙门山脉一带大力推广,面积已达3—4万亩。“根据规划,未来5年,还将依托课题研究成果,让牛尾笋推广到更多区域,为市民提供更多美味的竹笋、清幽的竹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肖前刚说。

姜小禾

本报记者 陈泳 粟新林 文/图

新闻推荐

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名单公示成都4例典型入选 快来为他们投票!

扫描二维码参与投票2月17日,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推荐名单公布,并开启网上投票通道...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