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水稻 每亩增收数千元
蒲锡军夫妇正在田里种川芎。
□袁乙戈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文/图
9月5日,天气晴朗,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观音村一 片 刚 收 完 水 稻 的 田 野里,栽种川芎的村民们又开始忙起来。年近 7 旬的村民蒲锡军挥锄排尽田间积水,老伴在一旁栽着已起胚芽的川芎种子。“上季我种3 亩6 分川芎,一共卖了 2.2 万元,除开种子、肥料成本,不仅纯收入 2 万元,而且种的水稻还产粮食3000多斤。”蒲锡军边忙活边对笔者说,“今年川芎市场走俏,我还要继续种下去。”据介绍,目前观音村种植川芎的农户有1000余户,种植川芎面积 5000余亩,仅此一项为村民创收 2800 万元,收完川芎种水 稻 ,每 亩 产 粮 1100 多斤。经粮双增收的喜悦,写在户户村民脸上。
观音村地处以平坝为主的产粮区,过去沿袭的“油菜+水稻”种植模式,两季一起的收益不是很好,尤其是大面积的油菜作物种植,让村民们都为秸秆处理问题伤透脑筋。而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举,缘于该村“川芎+水稻”种植模式的逐渐兴起。
观音村川芎种植大户高菊花介绍,为改变“油菜+水稻”种植模式,她从2010年秋开始,便在水稻收割腾田以后,试着栽种了 10 亩川芎,到第二年4月底5月初成熟,平均每亩收获川芎1200斤。由于初种缺少经验,单产量并不高,因此,每亩实际净赚只有300多元。但其中的好处就是省去了秸秆处理的麻烦,而 且 川 芎 附 属 物 就 地 还田,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效。这让高菊花依然对种川芎抱有信心。为了提高川芎种植效益,她多次到购买川芎种的崇州讨教经验,现场参观考察。经过学习借鉴,不断摸索实践,高菊花终于成为了川芎种植能手,种植面积已从过去的10亩扩大到去年的100亩。“今年5月,我收完川芎一算账,平均亩产鲜湿川芎 1700 斤,比过去的 1200 斤高出 500 斤,销售价格每斤卖到了 3.3元,没出门就被收购商买走。除去土地租金、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支出,每亩净赚 2700 元。同时,栽种川芎普遍都用稻草覆盖,这很好解决了稻草秸秆处理难问题。”高菊花心里乐开了花,“如今川芎药材已成为商贩们争相收购的抢手货,所以今年水稻收割刚结束,我又把川 芎 种 植 面 积 从 去 年 的100 亩扩大到 260 亩,眼下请来栽种的工人每天就有五六十个,栽种下去的面积已有 140 多亩了,预计到 9 月中旬就可全部栽种完毕。”
像高菊花这样的川芎种植大户,在全村还有 10 多户。观音村党委书记、村主任焦树伟介绍,正是靠高菊花这样的种植大户先行示范带动,才使全村“川芎+水稻”种植模式取代了过去的“油菜+水稻”种植模式。目前,全村种植川芎农户已达 1000 余户,种植川芎面积 5000 亩,平均亩产鲜湿川芎 1700 斤,按照收购商们出手的均价,都以每斤 3.3 元的价格卖出,每亩毛收入5610元,累计销售收入 2800 万元,除去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 成 本 ,共 实 现 纯 收 入1350 万元,种植户户均纯赚13500元。焦树伟说,川芎除了高产出的效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下种时全用稻草覆盖,因此,全村近年早已看不到田间焚烧秸秆现象了。
“我自己的田不出租金,自己种又还不请工人,只有购种、施肥、打药有少量开支,3.6亩川芎就纯赚了2万元。”蒲锡军欣喜地说,“这几年靠种川芎,我早已脱贫致富了。”
新闻推荐
6月3日,成都中院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成都法院2020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多件环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分别囊括...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