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呵护 让古籍遗珍焕青春
巧手修古籍。省图书馆供图
毫米与岁月全在指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郝飞摄
《芥子园画谱》内页。
《茶经》。省图书馆供图
古籍《五音集韵》修复前,破损严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边钰摄
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到书写在简帛、纸张上的古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人类文明的珍贵宝库。据最新统计,全省现存各类古籍超过200万册,位列全国前五,西部第一。
如何保护好这些文化记忆?9月10日,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会上,6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2家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这是继2013年后,四川省再度评选古籍保护单位。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加速推进,构建了以省图书馆为龙头,川大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分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等为重要补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古籍修复体系。在它们的保驾护航下,一批珍贵的珍本、孤本、善本得到及时抢救,再焕新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呵护
多重机构护航古籍
目前,全省已有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8家、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9家、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23家,在珍贵古籍管理和合理利用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自1983年恢复古籍修复以来,四川省已经抢救性修复千余部古籍,其中不乏省图镇馆之宝《洪武南藏》、宋代雕版印刷的《茶经》、清康熙年间瓷板刻本《周易说略》、明弘治刻本《五音集韵》、明抄本《诸证辨疑》等珍本、孤本、善本。
2010年,随着四川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古籍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速。2011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省古籍修复中心杜甫草堂分中心;2015年,四川大学图书馆成为省古籍修复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2016年8月,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带领两家分中心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并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字画装裱修复大师徐建华为传习导师,带徒传艺。这一创举,极大推动四川省修复师水平的提升。
如今,四川省在古籍修复方面,已经构建了以省图书馆为龙头,川大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分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等为重要补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古籍修复体系。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是全国第一批获得纸质文献修复资质的民办非机构。社会力量的介入,缓解了四川省在古籍文献、字画、碑帖拓片、文献档案等修复领域的人才“干旱”。
依靠这些机构发掘、修复的古籍中,共有246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73种古籍入选《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四川省也率先建立四川古籍数字图书馆,对地方特色文献和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促进了资源共享。
修复
上千册古籍焕新生
在古籍修复这个冷门行业,既有“常青树”,也有年轻人,既有国有机构,也有社会力量参与,一双双“巧手”让沧桑的古籍重焕生机。
袁东珏被喻为四川省古籍修复界的“常青树”,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她在古籍修复圈摸爬滚打了近40年。2007年,省图着手对“镇馆之宝”《洪武南藏》进行修复。《洪武南藏》又名《初刻南藏》,是明代刻造的三部官版中最初的版本。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敕令于京师应天府(今南京)蒋山寺刊刻,历时二十余年,至洪武三十一年才刻完。不过,刻完不久,这批书就遭火焚毁了,连刻板也被烧毁了。《洪武南藏》共有6065卷,目前省图馆藏虽然不完整,却也是《洪武南藏》流传至今唯一 一部。
“当时出现了破损、书页老化等现象。”由于《洪武南藏》为经折装,和其他线装等书的装帧方式不一样,“很多修复师,包括我也不知道如何修复。”袁东珏说,没人上,自己只有硬着头皮啃下这个“硬骨头”。在请教名师后,袁东珏和修复师逐渐找到“窍门”——经折装的古籍不能像普通书那样一页一页揭开后修复,而是根据其叠数,一叠一叠修复。
明刻版《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是近五年来,四川省图书馆修复的重要古籍。省图副馆长杜桂英回忆,这部书是在四川省古籍普查中发现的,当时用报纸包着送来。打开后的情况让不少修复师倒吸一口气:由于纸张老化严重,不少书页已经碎成渣。
为了避免呼气吹飞这些小碎渣,修复师常需戴上口罩,屏气修复。粘在一起的书页,需要用水慢慢软化,再拿着起子,一页一页揭开。断裂掉的栏线、字,小心翼翼被拼接后,修复师们还需要将书中碎片一一挑出,放入书中反复比对、粘贴。
由于该书天头、地脚太窄,袁东珏最后决定采用古籍修复里一种非常复杂、难度较高的方法——“金镶玉”对其进行修复优化,即在原来的版心外再衬上一层纸页,避免读者翻阅古籍时碰到原来的书心,从而延长古籍的使用寿命。
四川省图书馆还收藏了宋代百川学海版本的《茶经》。这是目前国内已知《茶经》的最早版本之一。这件古籍不仅被张大千收藏,“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也曾经留有收藏印章。由于破损严重,为了用相同颜色的纸页,修复师特意用从浙江孤山上捡来的栎树果壳熬水、染纸来做修补。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一群年轻人同样为修复古籍贡献着“青春”力量。80后修复师鲁萌介绍,他们目前正忙着修复《大藏经》。这套宜宾市博物院收藏的《大藏经》为明版《永乐北藏》,约1700余册,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下旨雕造的。今年,该修复中心承接的《大藏经》整理、修复工作正式启动,首期修复60册。
活用
让古籍走入百姓家
再造善本,解决了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一批内容丰富有趣的古籍也因此走近大众,真正“活”起来。
除了修复古籍,四川省还完成再造善本20余种。其中,《华阳国志》(十二卷)为明嘉靖四十三年杨经刻本。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杜鹃介绍,该书将地理志、编年史、人物传三结合,是“中国方志编纂史上的一个创举”。如今,省图珍藏的这部和嘉靖张佳胤本为最早版本。在这部再造善本中,读者可以了解不少四川历史上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比如巴渝战舞、大禹治水、黄帝与嫘祖、武丁崩山、五妇冢山、杜鹃啼血、东方牧犊儿、七擒七纵等。
《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画坛不衰。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的《芥子园画谱》第三集,是珍贵的“王概本”。近年来,成都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图书馆联合再造《芥子园画谱》第三集——《青在堂草虫花卉谱·翎毛花卉谱》善本,共印刷了3000册,主要供四川省县级以上图书馆、博物馆及学术研究机构收藏,市民亦可前往查阅。
一些颇具生活意趣的古籍也通过善本再造走入现代人的生活。比如,成都图书馆联合四川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清代饮食文献《食宪鸿秘》。这本书记录了430多道菜肴的制作方法,以江浙风味为主,兼及北京和其他北方地区,书中还普及了当时的饮食禁忌和礼仪。尽管书中的不少食物制作方式已经不适用现代生活,不过对于不少美食爱好者而言,窥探古时文人雅士饮食之道,仍不乏趣味和可取之处。
此外,四川省还整理出版《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重修四川通志稿》《刘咸炘手稿》《四川省科技古籍联合目录》等。这些善本再造并出版,无疑扩大了古籍的影响力,也让其为现代生活所用。
创新
小微修复室助力古籍修复
四川省还成立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小微修复室、古籍修复工作室,并在全国率先推行“四川省古籍保护站”,从而让更多单位参与古籍保护。
目前,包括自贡市富顺县图书馆、成都市崇州市图书馆等在内的基层图书馆,陆续筹备建立了小微修复室,以“小而精”模式,通过培养馆内古籍修复师,自我造血,主动进行馆藏古籍文献的修复。
如今,走进崇州市图书馆古籍书库,在这个面积达200平方米的空间里,可以看见各类珍藏古籍8600册。经过前期准备,去年这个微型古籍修复室终于建设起来,不过目前仅有该古籍部主任周宏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周宏介绍,截至2018年,该馆已完成10种馆藏重点古籍共144册的修复。“我馆古籍现状仍然严峻,虫蛀、霉变、脆化现象普遍存在,数千册古籍光靠社会外包修复,远远不够。建设自己的古籍修复队伍和古籍修复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较于崇州小微修复室的“新手上路”,2018年末,阆中市图书馆成立的古籍保护工作室则显得轻车熟路。在这个年轻的古籍保护工作室,古籍书库安防、恒温恒湿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3名专职人员在工作室可进行常规化古籍数字化、复制、修复等工作。
根据前期调查,阆中市图书馆共有古籍1102种、7955册。3个人,如何保护这批古籍?阆中市图书馆馆长李翔云介绍,他们巧借力,通过多次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整理出《古籍线装书登记册》,让“沉睡”古籍有了“身份证”。随后,工作室聘请了3名本土古籍顾问,又先后5批次派人前往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崇州市图书馆等地学习普查登记、修复技艺等。
阆中和崇州经验无疑启发着更多市州做好古籍保护。杜桂英也透露,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在全省探索推行“四川省古籍保护站”的申报评审,帮助更多的地区和单位改善古籍保护条件。从而更好保护这些“文化记忆”。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袁文记者王厚军)“谢谢崇州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让我重获新生……”近日,崇州市...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