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池 澎湃在时空深处的辉煌

成都日报 2019-10-28 02:09 大字

东华门遗址航拍图

贾登荣/文

今年7月,在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上宣布,经过多年来的考古,东华门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以往仅现于传说或文献记载的“摩诃池”确实存在。从传说中的摩诃池,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文物窗口和时空坐标;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与文脉所在。随着考古的进一步深入,蕴藏在时空深处的摩诃池,将重现风采。

僧人为摩诃池定名传世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册封子嗣称王。刚满8岁的四子杨秀,被封为越王,担任上柱国(军队统帅),益州(成都)总管。不久,杨秀又被改封为蜀王,大臣元岩出任总管长史,辅佐杨秀治理四川。当杨秀成年开始独立处理政务,元岩病故。杨秀变得“奢靡骄纵,委行不法”。他在王府周围,开凿了一座占地面积500余亩的人工湖泊,沿岸种植了花草树木,建起了楼阁亭台。然而,湖泊建成还没有来得及命名,杨秀出事了。公元600年,被封为晋王的杨广夺取了李勇的太子之位,杨秀流露了不满情绪,结果被人添油加醋对杨广“汇报”。公元604年,杨广登上皇位后,立刻派人把杨秀押往京城,削职为民,软禁起来。

这座杨秀没命名的人工湖泊,为何叫作摩诃池呢?据生于成都崇州街子古镇的唐代诗人卢求在《成都记》中记载,一天,一个从西域来到成都的僧人,见到这个浩浩荡荡的水池,情不自禁地大喊道“摩诃宫毗罗”。在梵语里,“摩诃”为“大”之意,而“宫毗罗”为龙之意,合起来意思是说:这水池广大有龙。于是,杨秀所建造的人工湖便由这位僧人一锤定音为“摩诃池”,并流传开来。

唐代,由于社会稳定,当政者对摩诃池进行了改造、“提升”,在此地建起了著名的散花楼;到了唐代中叶,这里成为成都著名的风景区,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爱到此游览。从五代时到两宋期间,由于河流改道、泥沙淤积等,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而摩诃池遭遇最大灾难是在明代: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修建了蜀王府。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朝统治者又在蜀王府废墟上兴建了贡院 ,名曰:严肃堂。摩诃池最后一洼余水就蜷缩在严肃堂的西北角;到1914年,有着1300年历史的摩诃池被全部填平,作为了演武场。从此,摩诃池消失殆尽。

历史上,摩诃池也曾经改过名,并成为皇家专属园林,不许百姓染指。据宋代新津人张唐英在所著的《蜀梼杌》记载,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称帝之后,对成都许多地名都进行了一番更改,以显示新朝新气象。隋朝遗留下来的摩诃池,也被他更名为“龙跃池”,寓意为皇家专属乐园。前蜀政权虽然相当短暂,但却热衷瞎折腾。王建的儿子王衍即位后,又把王建取的“龙跃池”之名推翻了,将摩诃池重新命名为“宣华池”。与此同时,王衍还耗费民脂民膏,对摩诃池进行大规模改造,还在池中新建了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工艺精良考究的宣华苑。据说,改造后的宣华池“延袤十里,有重先、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有清和、迎仙之宫;降真、丹霞之亭。土木之功,穷极奢巧。”历史总是无情的。王衍建成宣华苑没多久,前蜀就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前蜀垮台以后,人们又恢复了摩诃池原先的名字。

诗人让摩诃池澎湃辉煌

最早为摩诃池留下诗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作为“旅行达人”的李白,21岁从家乡江油来到成都。他瞻仰了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等名胜古迹。作为成都新地标的摩诃池,李白自然不会放过。他漫步摩诃池畔,登临散花楼顶,眺望碧空下的成都平原,顿时诗性涌动,挥笔写下了《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从诗中,可以看出散花楼的堂皇壮观,高耸入云。

唐代另一个大诗人杜甫,也与摩诃池有不解之缘。公元760年,48岁的杜甫,带着一家人从长安来到成都。正在为生活发愁时,听闻好消息:好友严武从绵州刺史任上调任成都府尹、剑南节度使。严武到任不几天,就前往拜访杜甫,见杜甫居无定所,生活拮据,就资助他在城西的浣花溪畔筑起了草屋定居下来。一次,严武邀请杜甫游览摩诃池。眼前的旖旎风光让诗人为之陶醉,他当即写下了《畅当》一诗:“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浅觞宁及醉,漫舸不知移。荫蕈流光冷,凝簪照影欹。胡为独羁者,雪涕向涟漪。”可以看出,摩诃池种满了名木异草,不愧为游玩的好地方。不过,平静、恬淡的日子仅仅过了三年多时间,严武调回京城后,杜甫没人接济,生活又陷入困境,只好带着家人漂泊在阆中、梓州(今三台县)一带,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公元764年春天,正在阆中漂泊的他,突然接到严武的信,告诉他自己重返四川任职了,要他尽快返回成都。杜甫欣喜若狂,马上昼夜兼程,回到成都。为了保证杜甫全家的生活,严武为他争取到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职,能够领取到一定的俸禄。这年深秋,严武再次邀请他畅游摩诃池,杜甫写出了《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好景不长。就在第二年,年仅40岁的严武突然去世。失去了依靠的杜甫只好再次踏上流浪的征程。

公元807年,武则天的曾侄孙、49岁的武元衡到成都担任西川节度使。在他任职的五年里,总喜欢把避暑、宴饮乃至送别等社交、公务活动安排在摩诃池进行。因而,也留下了一首《摩诃池宴》诗:“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其中的“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成为一时传诵的名句。

公元814年,治蜀七年的武元衡重新返回朝廷,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公元815年6月3日,武元衡遇刺身亡。曾多次得到武元衡邀请,在摩诃池宴饮、游玩的“社交名媛”薛涛十分伤感。一次,曾任武元衡幕僚的萧祜邀请她游览摩诃池。薛涛触景伤情,写下了《摩诃池赠萧中丞》:“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其中蕴含的伤感情绪,不言而喻!

五代十国,后蜀第二任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就居住在摩诃池畔的宫苑中。当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掠往开封,她满怀深情写了一首诗表达对摩诃池的怀念:“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阁子锁牙床。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从这首诗中,可见摩诃池何等辉煌!

宋代,由于战乱加上自然原因,摩诃池面积缩减,湖泊时而干涸。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诗人们的眷恋与游兴。在宋代的诗人中,陆游的这首《摩诃池》最著名:“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年光走车毂,人事转萍根。犹有宫梁燕,衔泥入水门。”从诗中可知,这时的摩诃池,景色已经不如从前,但仍然让游人“销魂”。摩诃池的魅力,可见一斑。在另一首《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的词中,陆游说:“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惆怅年华暗换。点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在这首词中,仍然可看到摩诃的万千气象。

文人墨客的一首首诗篇,让摩诃池始终澎湃在历史长河中,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优美的诗篇,让消失了的摩诃池成为永恒的存在。

新闻推荐

聚力三大产业功能区 打造产业特色发展新增长极 专访崇州市委书记欧昭

“建设产业功能区是市委践行新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