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爱上凉山广场舞的中国人民大学老师
爱上凉山广场舞
中国人民大学老师
杨杰的舞姿舒展而灵活,自然又流畅。
8月8日晚7点,夕阳抖落下了柔和的光束,天色渐暗,暮霭在城市边缘勾勒出一道瑰丽的弧线。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的第一场终评在西昌金鹰大剧院如期上演。同一时间,在西昌月城广场,热闹的群众广场舞已开场,火热的音乐如同冲锋号角一般,集结起各路男女老少。
广场西面,一个不起眼的简易台子上,“领舞嘉宾”杨杰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白色T恤、黑色运动裤,随着《彝家儿子》《吉祥锅庄》《爱我中华》《嘞花尔花》《月琴舞》《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舞曲的旋律,旋转、跳跃,用舒展而有力的姿势把融合了彝族、藏族、羌族、傣族、蒙古族、佤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元素的舞蹈诠释出来。
从高水准、高规格的艺术殿堂到独特鲜明、富有活力的街头广场,舞蹈艺术带着两种迥然不同的魅力,“席卷”了这座城市。
文/图本报记者王亚
“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
杨杰的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地“击打”在音乐的鼓点上,脚底与地板碰撞的“嘣嘣”声清晰可闻。在他身后,爷爷奶奶们不管先来后到,不管会不会跳,纷纷跟着动感的节奏自由地摇摆身体,根本停不下来;小男孩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手里拿着荧光棒不时挥舞;场外的路人一面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这么帅的小伙子居然也在跳广场舞”,一面摆动肢体,不经意地舞动起来。
一股超强“电力”给宁静燥热的广场带来了欢声笑语。在这个夜晚,无论你来自何方,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想,你就能hold住全场,成为自己的主角。
一个多小时的热舞过后,杨杰的T恤已经湿透,舞曲风格由热烈转为舒缓,广场舞步入了尾声。而场下的呐喊并未停止,大家簇拥过来,和杨杰拥抱、握手、合影留念。
这是杨杰在今年暑假中作为客串“嘉宾”领舞的最后一天,此后,他将回到北京的大学校园,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准备。曲终人未散,大爷大妈口中的一句句“小杨,明年早点来”,让他热泪盈眶。
杨杰是汉族,崇州人,出生于1987年。“领舞”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讲师。
“整个人惊呆了”
利用暑假来到西昌,零报酬地参与广场舞的教学、推广,原因为何?
时间回溯至10年前。2009年,杨杰到西昌探亲,在北门外的美姑干休所的姑妈家小住了一段日子。一天晚上,他正在院子里散步,突然看到30多名男女老少聚集到了一片空地上,围成一个圆圈,跟随欢快悦耳的音乐跳起了舞,周围还有很多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围观。
“舞曲由十多个不同小节组成,旋律、节奏、舞姿不断变换,现场气氛升至‘燃点’。当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舞蹈散场之后,那些旋律仍在脑海里回响。”杨杰回忆道,“于是,我好奇地询问了一个老人,得知大家跳的是凉山彝族著名的‘达体舞’。从此,我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凉山的民族舞蹈。”
那年,杨杰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回校后的课余时间里,他一发不可收拾地搜集、学习凉山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各民族的音乐舞蹈。短短1个月内,他学会了30多套舞,其中,就有《卡德尼且啦》和《凉山之舞》。
“你上来,跳《凉山之舞》”
2012年暑假,杨杰再次来到西昌。一个普通的日子,在月城广场的“激情广场大家跳”教学辅导活动中,他见到了《卡德尼且啦》《凉山之舞》《激情阿诗且》等舞蹈的编导兼领舞者彭蓉,鼓起勇气上前打了个招呼。
“你咋个会跳这么多我们凉山的民族舞?”目睹了杨杰一整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气息不乱的舞姿,彭蓉非常惊喜,邀请他,“明天继续到广场来”。第二天傍晚,灯光亮起,音乐升腾,随着彭老师的一声“你上来,跳《凉山之舞》”,杨杰成了义务客串的“领舞嘉宾”。从此,每个暑假,月城广场的舞台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看起来容易的广场舞,其实里面大有学问,有很充足的提升空间。”杨杰和彭蓉搭档后,并不满足于跳一些已经熟稔的舞蹈,而是继续“补课”,不断沟通、改进,进一步丰富广场舞。在彭蓉创编的基础上,杨杰也引入了自己从全国各地搜集的彝族、藏族、羌族、傣族、纳西族、苗族等各民族的舞蹈元素。
每编出一套新舞,杨杰都会把他们跳舞的视频录制下来,做好后期的剪辑、配乐后存档。有时也会随手拍个小视频,发到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目前,最具人气的有我们主推的,像《凉山之舞》里‘心儿跳荡’一段,结合了民族传统元素和现代舞元素,富有时代朝气的舞蹈,也有藏族锅庄等。”“不止这些,我们已经进入了‘2.0时代’。除了\‘最炫民族风’,还融入了街舞、拉丁、鬼步舞等舞种,追求更全面的表现力和美感。”说起越来越“硬核”的广场舞,亦师亦友的搭档言语间充满了成就感。
“跟上节奏,找到感觉”
在西昌,“激情广场大家跳”已开展了10余年,在月城广场、火把广场、民族风情园、达达购物广场等多个地点轮番举行。富有凉山民族聚居特色、舞台艺术感和浓厚生活气息的舞蹈屡次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摘金夺银,每年轻松“圈粉”数十万人次,不在话下。
而近年来,每到7月,广场上的舞友们就知道杨杰要放假了,有他联系方式的阿姨会发信息问他,“小杨,你好久来教我们跳舞哦?”
暑假期间,只要有杨杰“驻场”,晚上的6点到7点,他都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融入了西南地区各个民族的锅庄、打跳舞等元素的“圆圈舞”,这种舞节奏欢快,动作相对简单,老年人可以轻松参与;晚上7点到8点15分,则是他和彭老师一起领跳,以方队形式呈现出动作相对复杂多样且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舞蹈,这一部分的舞蹈比较适合中青年。
如今的“激情广场大家跳”充满了创意和新鲜感,别出心裁的“打开方式”让舞友们大呼过瘾,学习舞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不同年龄跨度的参与者都加入了进来,跳出了自己独特的态度。
在这些年客串“领舞嘉宾”的过程中,杨杰经历了从一开始的生涩拘束到后来“任性放飞自我”的转变。在他看来,这离不开和台下舞友们的密切互动交流,他甚至和许多舞友成了“忘年交”,会主动了解他们喜欢、需要什么样的舞蹈,也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台下的绝大部分舞友已经坚持跳了多年,他们对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元素熟稔于心,随时都能很快跟上节奏、找到感觉。”杨杰说,“作为领舞者,如果想带动台下的情绪,那就必须先让音乐和舞蹈感动自己,让情感和肢体达到百分之百饱满的状态,这样跳出来的舞才是有‘气’的,这种‘气’才能感染到跟着跳的人。我每次跳完舞,基本都是全身湿透,因为每一首舞曲都是神圣的,如果我自己偷懒,我觉得那就是亵渎音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君芳)8月13日,2019西部桥牌赛在崇州开赛,来自北京、西安、广州、重庆、成都等全国各地的400余名桥牌爱好者参与...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