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畔 唱歌十四年

成都日报 2019-08-12 02:31 大字

美丽的浣花溪公园,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是成都市民游乐歌舞,享受美好生活的好地方。

每天上午,随着优美的伴奏旋律,就会听到浣花溪畔传来时而悠扬动情、时而高昂激越的合唱歌声,这是浣花老年合唱团的歌友们在尽情歌唱。

合唱团的歌友们,大都是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有少数五十多岁的退休职工,其中年纪最大的两位是87岁的程大爷和80岁的郑大姐。歌友们有的是从四川省内各地退休来蓉的,有的是从全国各地十多个省市来蓉定居养老的。十多年来,除非是暴风骤雨,歌友们不管严寒酷暑,不分节假日,几乎天天上午九点至十点半都在这里唱歌。合唱团始终保持在200人左右,总人数达300多人。甚至在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一,也能看到三五十个歌友围坐在一起唱自己爱唱的歌。他们对唱歌的执着、真诚和敬业,像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那样认真,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早饭后,这些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开始聚拢。住得远的老年人,从七八公里外的成铁局、九眼桥、三环外武侯大道等地骑车、步行、乘公交赶到公园里,聚集在浣花溪畔的曲廊上,站在廊檐下、阳光下、空地上或道旁树荫里、或坐在曲廊的石板长凳上,拿出歌本,随着乐器伴奏的节奏、指挥的手势,精神饱满地大声唱起来。老人们休息时就集体做健身操、交友谈心、畅叙情谊,每年的“五一”、国庆或春节,合唱团会组织文娱节目,团拜聚会,搞得有声有色。

美妙动人的歌声,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有的年轻人驻足观看,为老人们饱满的精气神所感动、为之喝彩。有的老年朋友来找歌友们询问,什么时间唱?唱什么歌、收不收费,不会唱有人教吗?当听到只收歌本工本费,有近200首歌每周轮唱、不重复时,咨询者们露出满意的笑容。有的情不自禁跟着大伙儿一起哼唱起来,有的当场买了歌本,有的表示一定要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唱歌。

浣花老年合唱团从诞生到现在已经14年,从当初的一二十人发展成为一支每天稳定在200人左右的庞大的歌唱队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合唱团伴奏的乐师们,他们每天带着乐器早来晚归,新歌要先学一步,演奏时暑天一身汗,寒冬冻僵手更辛苦,付出得更多。家住崇州的周笛子吹得一口好笛,吸引了许多歌友。他是团内唯一专业出身的一支笛,能放下身段,10年来坚持为普通歌友伴奏,实属少见。一级盲残琴师张涛,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为歌友伴奏,许多歌友主动去接送他,交警和保安遇到他会让路,也会为他保驾护航。

70多岁拉手风琴的胡师、蒋师和他的老伴,要背着三十来斤重的琴来回跑。弹三弦且会弹奏多种乐器的杨老师是最早来团的多面手,缺哪种乐器伴奏,她就会顶上。还有已经离世的李老师,从开始就是团里指挥,是公认的合唱团灵魂。

老人们为什么能常年坚持来唱歌?

歌友们的回答是:唱歌可陶冶情操,充实生活;退休后没事,唱歌能使人年轻、得到快乐;浣花溪空气清新,是个天然大氧吧,来唱歌有益健康。唱歌这些年,放飞了心情、忘记了烦恼。促进身体健康,提高了免疫力、疾病自然会远离。

78岁的严世渠是位老歌友,他和老伴一起,除了在浣花溪,每周还去百花潭、人民公园、望江楼唱歌。有时还手握话筒登台一展歌喉,赢得掌声一片。严老说得好:“老年人需要唱歌,通过唱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通过歌曲了解祖国各地风情,享受生活,同时结识新朋友交流谈心。这样的生活多么美呀!”

新闻推荐

40余个在建文旅项目推进“西控”发展

农商文旅体融合本报讯(记者张红霞)7月15日,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成都以农商文旅体融合为路径,推进乡村旅游供...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