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 慢行系统 “吃货”天堂用“绿道+” 解锁幸福生活新方式

成都日报 2019-01-29 02:49 大字

崇州桤木河湿地内的绿道有很多经过精心打造的小憩场所

今年,314万“跨年”游客中,超过40%都是在“绿道”上开启新年,绿道已成为幸福成都人解锁生活的新方式。“过年去哪儿耍,天府绿道等你来!”今天的“2019年新春成都绿道攻略”,本报为大家带来崇州桤木河湿地公园绿道、温江区南城绿道、彭州市渔江楠绿道的玩法攻略。

点位

崇州桤木河湿地公园绿道

听风观林看水 湿地公园中领略绿道风情

【特色亮点】

作为天府绿道崇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桤木河湿地公园拥有绿道中独一无二的亲水、近水、临水景观。从位于隆兴镇的湿地公园南口进入,全新铺设的骑行车道路面平坦,按照天府绿道的统一要求,增添了道路引导、提示警示、长度距离等标识标牌。沿着大片原野蜿蜒入湿地公园茂密树林的绿道,更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桤木河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00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约2100亩,绿化率高达79%,绿道、步游道总长53公里,有机串联崇州市桤泉、白头、道明等8个乡镇,是连接田园湿地绿道和稻乡旅游环线绿道的重要节段,是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核心走廊,是崇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展示窗口。湿地主要由桤木河、老河槽、低洼地、鱼塘和丰富的原始植被支撑,形成“水园共享,林田共存,人鸟共鸣”的生态景象。同时还配备绿化景观、湿地导视系统、卫生间、生态停车场、功能用房等设施。湿地公园在原有桤木河生态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了绿化,完善了基础设施,既保护了桤木河河道,也对周边环境起到了提升作用。

【耍法推荐】

沿着绿道前行,市民可以选择继续沿着骑行道慢跑、骑车,感受茂密的树冠遮蔽出的“夏日清凉”。也可以跨过清幽的石拱桥,穿过潺潺的流水,踏上原木的步行栈道。耳畔是鸟语蝉鸣,视线所及,尽是一片葱郁的绿色。漫步其间,收获的是身心上的放松和城市难得的静谧。栈道上,树丛接踵比肩,栈道下,溪水嘀嗒流淌。偶尔还能遇到在施工中特意保留下来的大树,调皮地挡在栈道的中间,让人忍不住抚摸它们粗糙的树皮纹理。

【交通指南】

自驾出行:在地图上输入“桤木河湿地公园”,即可自行前往;

公共交通:从新南门车站乘坐到崇州的大巴车到崇州车站下车后乘坐出租车,也可在成都西站乘坐高铁到崇州站下车后打车。

点位

温江区南城绿道

承载乡愁记忆 体验诗情画意

【特色亮点】

沿着江安河缓缓散步,冬日的阳光总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温暖,如果你热爱人文,热爱温江传统文化,来到南城绿道将会给你最地道最原始的温江记忆。

据悉,温江区以成温邛高速公路为界,规划形成“南城北林”空间格局,依托现有160公里绿道基础,规划布局了全长698公里的市级绿道、南城慢行系统、北林田园绿道“三网融合”绿道体系。

南城绿道南段,从地铁4号线南熏大道站出发,向东漫步百余米,方可见掩映丛林中的南城绿道入口。行走于此,一树就是一景,三角梅、波斯菊、杜鹃竞相开放,沿途设施完善,景观小品错落,无论是运动健身还是驻足拍照,都是不错的选择。“邂逅清扬”“慢溯星河”,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词语被镌刻景观石上,何止一步一景,更作一景一诗。

南城绿道北段,青砖绿瓦,白墙彩绘,融入川西民居风格及温江本土的历史文化记忆,“家在东门”文化长廊、“江安记忆”这些特色文化主题墙依次排开,展示着温江丰富的历史文化。古代江安河景、大音乐家王光祁、温江诗词歌赋无一不令人驻足观看。温江人最熟悉的老物件、老照片唤起所有新老温江人的乡愁记忆,一旁的“旧时光”蒜市街复古景观牌坊更是以朴素、直白、生动的形式,讲述温江的发展和故事。

【耍法推荐】

“南城绿道不仅是一条‘生态道’‘健康道’,更是一条‘经济道’。”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城绿道串联整合沿途资源,强化功能复合和人口导入,打造更多、更新、更受市民喜爱的消费场景。”

在这里,有这样一处房舍——柳心舍,给你一个停靠的驿站、享受一杯咖啡的醇香,感受不一样的温江范儿。它拥有一支咖啡团队,从咖啡豆的进口、晾晒、打磨,到咖啡的冲泡、文化交流,都是创业大学生亲力亲为。这是一个集“柳城温度”公益互动平台、“校企地”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柳城市民会客厅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定期开展创客分享、书香漫城、咖啡剧、云朵绿植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邀请插花、中医、美术等方面的专家莅临分享。除了咖啡,沿途还有数不尽吃不完的温江美食。鸡毛店、牟抄手、屋头串串香、渣渣面、川东碎花面、苏梅泰式火锅、柳飘飘烤肉……吃不尽的美味串起一座城市的味蕾。

骑行绿道,徒步乡野,这条穿越温江南北、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绿道必将成为成都人的新宠。选一个周末,和家人朋友来南城绿道放松自我吧,让心一点一点地慢下来,感受生活在温江的本质乐趣。

【交通指南】

自驾出行:在地图上输入“肯德基(温江DT店)”自驾前往,停车步行至对面绿道入口处即可。

公共交通:在成都乘坐地铁4号线到温江南熏大道站C出口下车。

点位

彭州市渔江楠绿道

龙门冷水舒展自然画卷 湔江河谷秘藏吃鱼天堂

【特色亮点】

渔江楠绿道位于小鱼洞镇渔江楠区域的鱼凫湿地内,起始于小鱼洞镇竹林俱乐部,穿过八卦花田、七星鱼池、冷水鱼养殖基地,直至小鱼洞镇露营公园,全长约7公里,从竹林乡村俱乐部到“5·12”地震遗址公园,都是“她”的“地盘”。

去年夏天,“她”迎来送往超30万游客。从晨曦到日暮,从春分到冬至,从草木芳华到银装素裹,观云水掩映,赏远山连绵,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留恋。

大楠村内的别墅群还留着传统川西民居的味道,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

如今已基本成型的鱼凫绿道位于湔江河谷东岸,紧邻彭州市区至白水河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公路。走在渔江楠绿道内,植被种类丰富、园林景观层次分明多样,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每走一段距离之后,就有包括竹筏体验、帐篷露营区、户外活动体验区、七星鱼池、特色农田等不同的现代都市农业体验场地。“我们在规划建设绿道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把产业发展融入绿道建设,为包括现代都市农业等不同产业提供发展的空间。”周仕千是彭州市的一名乡村规划师,如今深度参与到了彭州市的绿道规划建设当中。“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在绿道的规划建设当中,首先就考虑要让绿道发挥它新经济、新产业应用场景的作用和功能。”

【耍法推荐】

坐竹排、耍水、露营、吃冷水鱼,戏水小憩,绿道游步,绿道健身已经成为成都人锻炼身体的风向标,吸引了成都城区及周围区(市)县众多爱好者前来彭州渔江楠绿道体验绿道健身。

竹产业、冷水鱼产业及其特色餐饮文化长廊深度发展,而“冷水鱼”却是成都人最爱“她”的原因之一。这里的鱼肉新鲜,品种繁多,还有很多种做法,炸、炖、炒、蒸……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渔江楠区域采取集体经济组织筹资、村民筹劳筹地的方式,实施区域风貌提升行动,建成竹林乡村俱乐部、鱼凫湿地、八卦花田等一批新景点、新项目,美化乡村形态,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到彭州的游客不仅可以在渔江楠绿道上骑行、奔跑,还能在沿途的“驿站”喝茶、采摘、购买生态的泉水蔬菜,体验乡村味道。

【交通指南】

自驾出行:从成都出发,途经成彭高速,可沿彭白路到达鱼凫湿地公园。

公共交通:可从成都东站乘动车到达彭州,后转公交路线到达小鱼洞镇。

本报记者 赵荣昌 白洋 李萌 陈泳 文/图

新闻推荐

动车司机怕被“霸座领导”报复写说明 官方:系工作人员争吵

上游新闻客户端1月17日消息,17日,网友“N2M兰博天使”上传的一段在动车车厢内拍摄的视频在微博热传,网友指成都铁路局领导在...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