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助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指明了方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其中,进入创新型国家的标准之一是全民科学素质比例要达到10%。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科学普及是重要手段。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再将视线聚焦到成都,为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当前,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面向四大重点人群,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土壤,助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创新传播方式,提高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和比例;通过引进项目、服务人才,推动科普产业化进程,构建起更加立体、全面的科普体系。
服务
面向四大重点人群
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
《2017年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成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为10.5%,较2012年的6.2%提高了69.35%,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普遍提升的同时,也要看到距《成都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左右,力争达到15%,还有一定距离。”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科学普及是重要手段,科学普及同时也是创新的土壤和基础,创新型人才的竞相涌现需要建立在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如何让科普更靠谱?
生命奥秘博物馆走进社区、锦江区三圣街道开展小儿推拿保健技术科普讲座、成华区万年场街道槐树店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崇州市举办糖尿病营养防治科普讲座……今年以来,成都市推进多种科普活动走进社区,科普活动“遍地开花”。
“科普活动走进社区,将科普基地资源与社区民生需求结合起来,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科普服务,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性,让群众接受科学、融入科学、享受科学。”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以推进科普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为代表,成都市还围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四大重点人群,做好科技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干部队伍科学素质提升等工作,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科技传播
打造网络科普大超市
提高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和比例
天气预警信号级别中什么颜色代表级别最高?用微波炉煮荷包蛋时为什么要用牙签在蛋清和蛋黄上扎孔?为什么螃蟹要横着爬行?……这些问题活泼生动接地气,又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它们正是出自市科协的全媒体科普宣传内容。
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成都市还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通过拓宽传播渠道,促进传统科普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精准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普时效性和覆盖面。
市科协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媒体推广项目,在传统媒体方面,利用公交地铁、电视、纸媒等平台加强科普宣传,打通科普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在成都电视台打造一档科普电视节目《你好科学》,紧跟在线答题游戏热点,将普通的在线答题游戏升级为全媒体答题节目。同时,在节目中首次加入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小雪”担任节目主持人,将主持人的传统角色模式创新性地设定为“从2020年穿越回来帮助成都市民完成科普考查任务的特派员”。每期节目邀请6位参赛选手,代表成都各行各业群众的科学素养和精神风貌。该节目平均收视率达到1.25,覆盖人群达到300万人。
在“互联网+科普”方面,上半年新建全媒体科普阅览屏128台,全市已铺建492台,建成社区科普e站176个、乡村科普e站120个、校园科普e站60个;在全市492台全媒体科普阅览屏、各级科协网站、官方微信微博上传科普知识15万余条;设计了全方位的网络覆盖,其中包括全新定制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门户网站等。全新定制微信公众号“科普熊猫”,目前粉丝量达到16.7万人,阅读量达到31.7万次。
“这些科普载体的建立提高了成都市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和比例,同时助推成都市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便实用的网络科普大超市。”该负责人说。
科普活动
将科普服务精准推送到市民“家门口”
受众80余万人次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成都科普盛宴连连,让市民在家门口免费共享科普大餐。
机体线条优美的直升机、环保又美观的除霾净化树、方便携带的VR眼镜……9月14日上午,2018年四川省暨成都市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在金牛区启动。此次活动以“创新引领时代 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活动涵盖了轨道交通、北斗+、智能共享、综合四大展区。此次参展项目共有31项,让市民就近体验到科技玄妙,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全国科普日期间,全市以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现场咨询、科普讲座、科普表演、科普集市、科普一日游和开放科技场馆、科普基地、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开展重点科普活动260余项,系列科普活动2000余场。
此外,9月21日,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盛会,以“聚智聚力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第19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本届年会历时2个月,将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新经济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等10个分会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学术论坛”等29场重点学术、技术交流,“工业4.0及机器人应用”等47场科普活动。
今年以来,成都市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环境保护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同时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垃圾分类、“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点科普宣传活动,将科普服务精准推送到市民“家门口”。
据市科协统计,今年全市已开展重点科普活动项目500余项,开展科技报告、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科技体验、放映科普电影、科技咨询等形式的各类科普宣传活动4800余次,受众80余万人次,营造全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环境,对促进创新创业和提升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业
已建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工作站20多个
让科普拉上“市场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普产业已站上新风口。为了让科普拉上“市场手”,成都市还加快培育科普科幻产业,夯实成都作为中国“科幻之都”的产业基础,打造世界知名的科幻品牌。
笔者了解到,去年,市科协承办的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在蓉开幕。根据会议内容,成都将打造1400亩的中国科幻城,该项目拟建设中国科普科幻影视基地、中国科博场馆研究设计中心、中国科普科幻传媒基地、中国科幻艺术馆、科幻文创孵化园、科幻创意教育园区、四川自然科学博物馆、未来人工智能动漫产业区、科幻世界乐园等九大区域,涵盖科幻产业各个环节,将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科幻产业项目聚集四川,形成品牌、人才、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后,成都人在家门口就可逛科幻艺术馆、科幻世界乐园了。
为了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引进科普、科技项目,成都市已在纽约、圣地亚哥等地建立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工作站20多个。“我们今年计划建立10个左右离岸基地海外工作站,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工作,推进第二届中国(成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全国离岸(海智)基地工作会、海智专家联席会等重大活动(会议)的筹备工作。
此外,市科协通过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倾听科技工作者心声,凝聚科普共识,同时聚众智、汇众力,推动科普科技产业发展。据悉,市科协已举办座谈会、讲座、事迹报告、走访慰问等活动120余场,参与科技工作者达22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科普与产业紧密结合,市科协还通过开展2018成都人工智能发展论坛等活动,科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
眼下,瞄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助推成都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市科协已经在路上。
新闻推荐
第24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昨晚盛大闭幕 这个秋天, 成都市民尽享音乐盛宴
音乐总是最能扣住时代的脉动。这个流金叠翠的秋天,一场名为“‘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的音乐盛会,在成都热火朝天地...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