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弯湾的笑声

成都日报 2018-10-08 02:32 大字

陶军(崇州市)

沙沟河流到这里骤然弯曲了。她拐进林盘深处,生了青苔的鹅卵石在水底静静泛着波光,遇到跌宕处,叮咚的水声益发流碧泻翠。阳光从竹林上方投射下来,一棵棵一丛丛慈竹益发绿得清风瘦骨。沙沟河继续向前流去,流过春天,红的樱桃白的梨花便在房前屋后闪现出来;流到秋天,金色的阳光带着田野的清香,让河边的一座座林盘进入了午后的幸福时光。

进入这幸福时光的,还有一群游客。他们三三两两,时而穿行在白墙灰瓦的民居间的小巷里,时而散落在田间地头。大概是准备晚饭后回成都,有一群游客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这顿晚饭是去吃老腊肉石磨豆花等农家特色还是品尝闻名遐迩的石观音板鸭,正讨论着,谁的手机响了,别有韵味的女声成都话飘到耳边:

喂,小李啊,我们在严家弯湾。严家弯湾你都不晓得嗦,那你晓不晓得石观音板鸭呢?哎呀,这些你都不晓得,那崇州你总来过噻?告诉你吧,严家弯湾就在崇州产板鸭的观胜镇,这哈晓得了哇?那好久把朋友三四约到来耍哈……

电话那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要得哇……

这是金秋时节出现在崇州市观胜镇联义村五组严家弯湾林盘里的一幕。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的村组,短短几年时间,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观胜镇充分利用该村在盆景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了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形成了以盆景院落、鸳鸯竹文化等为核心的风貌转变,让昔日偏远落后的严家弯湾成了笑声不断的新川西林盘。

漫步严家弯湾,领略的不仅仅是林盘里竹树成林成片,鸟鸣雀飞,小桥流水的田园诗意,更可以倾听绿染的声音:这声音,来自炎炎盛夏慈竹林中的凉风习习,来自秋风送爽慈竹林中的沙沙低语。严家弯湾的慈竹根根修长,尤其沙沟河边,围绕一带人家更是蔚然成景:纤细的竹梢皆弯曲下垂,形如凤尾,因风飘扬……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徐姓人家百年老宅里的一丛“鸳鸯竹”。其得名,源于其竹节一半青一半黄,青黄分明,青黄相连,形成独有的奇观。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在严家弯湾探寻鸳鸯竹的爱情故事,竹声萧萧,绿染的声音让人在繁华岁月里尽情感悟那清虚澹泊的自然心境。

除了自然景观,严家弯湾的农户们在农闲之余,还喜欢盘枝弄叶,以盆景的方寸之美滋养生活。他们的盆景是典型的川派盆景。相传,川派盆景源于蜀汉后主刘禅之手。三国蜀汉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大权在握,“安乐公”闲来无事总会制作一些桩头盆景和山石盆景聊以自慰。千年过后,古人手中的“玩物”却在都江堰一带开花结果,既而绵延至与之接壤的观胜镇一带,严家弯湾的村民们从渊源千年的川派盆景园艺中,咀嚼出了日常生活的永久滋味。

我去严家弯湾时,在青瓦覆盖的一座院落里,68岁的盆景艺人严永辉正精心制作作品,准备参加国庆期间在罨画池公园举办的盆景展。“我准备拿15盆去,都是精心之作。”老人说。他身后的院子里,金弹子、罗汉松等盆景相映成趣,形成了与一般农家院落迥然不同的风雅味道。

“川派盆景讲究一个‘拐\’字,拐成‘S’形,拐得自然,拐得奇特才能吸引人。”严永辉老人自豪地指着一棵枝干虬龙的罗汉松盆景,一边娓娓道来。

多年以来,严家弯湾人以制作盆景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盆景中蕴藏着他们的故事。乡村文化内涵与盆景、竹景、水景、乡景的完美结合,构筑起了严家弯湾这片乡村桃源秘境完整意义上的优质生活空间。在这宁静的乡村,坚守一份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会让人内心从容、眼神清澈。

新闻推荐

汲取“宋四大家”之首书法精粹快来“四川历史名人书画传习”品苏轼名作

汲取“宋四大家”之首书法精粹钟杨琴笙书写《寒食帖》。他是政治家,有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政绩显赫、深...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