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保“成绩单”上的增减秘诀

四川日报 2018-07-27 09:18 大字

崇州市崇平镇羊马河段,巡河队员正在巡河。本报记者李向雨摄(资料图片)

天府新区一角。川报全媒体集群记者华小峰摄

四川省上半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劣Ⅴ类水体同比减少

增加蓝天数量

●上半年,全省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7%,空气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0%,全省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

●上半年,四川省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有改善,尤其泸州、乐山改善幅度较大

●以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地区为主战场,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保护一泓清水

●去年12月,四川省集中开工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中,水污染防治项目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4.9%

●上半年,沱江流域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占比56.25%,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流域水质提升到近年最好水平;岷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上半年,全省劣Ⅴ类水体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2018年上半年,成都有30天能看到雪山,比去年同期多7天。”7月24日,成都观山爱好者邱剑告诉记者,最让他惊喜的是,成都市区仅6月就有14天能看到雪山:华西雨屏峰、光光山、九峰山……大大小小的雪山清晰可见,“真的好美”。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PM10平均浓度为7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空气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0.6%,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污染在减轻,蓝天在增加。

水质亦有明显改善。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71个,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目前四川省在用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背后,四川省保护环境有何新思路、新打法?记者进行了采访。□本报记者殷鹏

蓝天保卫战

主攻灰霾臭氧两个“拦路虎”三大区域治理上各有侧重

去年,四川省城市空气质量创5年来最好水平。在此基础上,如何让蓝天更多?

“谋无主则困”,进一步明晰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成为首要之事。

“以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地区为主战场,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省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昝学军说,就四川省大气污染现状看,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地区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攻区域,必须在上述地区深入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突出加强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城市扬尘“三大污染源”治理,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来减少污染排放。

记者了解到,上述三大区域污染排放特点不同,治理上也各有侧重。在成都平原地区,主要加强水泥、平板玻璃、“散乱污”企业和柴油货车综合治理,加强扬尘管控;川南地区重点实施火电、燃煤污染治理,推进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川东北地区则加大水泥、钢铁、火电等高架源和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实施能源清洁工程。

“从实施效果看,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有改善,尤其是泸州、乐山改善幅度较大,成功打了一个翻身仗。”昝学军说,其中,泸州上半年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4.8%和27.6%。乐山上半年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4.2%和19.7%。

除了明确主战场,四川省还进一步明晰了主攻方向,那就是冬季灰霾和夏季臭氧这两大“拦路虎”。

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灰霾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为尽可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狠抓“散乱污”清理整治、燃煤锅炉淘汰升级、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整治和砖瓦企业综合整治。同时,严格执法,铁腕治污,保持大气污染防治高压态势。“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等现代化手段,锁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昝学军说。

四川省还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川南电厂、广安电厂、达州电厂3台150万千瓦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在用机动车尾气抽测,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整治,对平板玻璃、砖瓦、陶瓷行业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四川省以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表面涂装等行业为重点,加快全省首批100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目前已经治理完成68家。

打赢蓝天保卫战,需要强化智力支持。四川省去年组建的大气环境保护专家顾问团,今年继续为四川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出谋划策,多次前往成都、资阳、内江、自贡等重点城市开展调研,进行大气形势分析会商,特别是针对夏季臭氧、颗粒物污染等难点问题,“坐诊”分析、研究,实施跟踪服务,为各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智力支撑。

下半年,四川省将严格落实区域内环境规划、标准、监测、环评、执法、信息公开“六统一”,突出区域和部门联动,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消除大气污染防治死角,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碧水保卫战

啃下沱江岷江两块“硬骨头”向水质下降地区“发点球”

“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据统计,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共有2800多条,总长度11万余公里。

如何保护好这一泓清水?四川用行动作答:四川省上半年劣Ⅴ类水体占比3.4%,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一个细节,说明四川省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决心。去年12月,四川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水污染防治项目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4.9%。

打好碧水保卫战如何发力?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四川省水污染防治突出重点断面、重点流域和重点领域的防治,特别是集中力量,坚决啃下沱江岷江这两块“硬骨头”。

以沱江为例,今年上半年,沱江流域的16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9个,占比56.25%,同比增加8个优良断面,其流域水质提升到近年最好水平。

岷江流域水质也明显改善。11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占比72.7%,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下降9.1个百分点。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这些成绩得益于四川省进一步完善了全省水环境质量监测通报制度。针对监测事权上收后水质数据反馈较慢的问题,四川省今年采取单月水质快报、水质加密监测等方式,及时通报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往我们对国控、省控断面每月监测一次,今年为每月三次。”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芮永峰说,对水质明显变差的断面,第一时间启动预警机制,要求迅速查明原因;对水质下降地区采取“发点球”等方式,督促其加快整改。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起,四川省定期召开水环境质量形势分析会议,通过逐月分析研判全省87个国考断面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各流域精细化管理水平。

“力度还要继续加强。”芮永峰表示,下半年,对于断面水质连续两月没有改善的地方,全省通报。影响断面达标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水质改善难度较大的,上报相关省级河长,并约谈当地政府,督促尽快解决。

治水还有新招——强化督查。3月1日起,四川省对岷、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为期2个月的强化督查,督查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内江、乐山、眉山、资阳、阿坝等9市(州),共对2078个点位进行现场督查。针对发现的1232个问题,各地相继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时限,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水环境问题。

在水污染防治规划方面,四川省编制印发了《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近期将完成嘉陵江、渠江、涪江等8条实行省级河长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初稿编制。同时,启动24条重点小流域污染整治工作,对各流域主要污染问题逐一把脉问诊。

一条更为清晰的流域污染治理攻坚路线图正在绘制中,努力实现老百姓期盼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短评

保护环境需要“靶向治理”

□仁予

四川省环境质量能够持续改善,正是得益于针对环境沉疴的“靶向治理”。

“靶向治理”首先要找准“病灶”。针对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地区这三大区域污染排放特点不同,治理目标上也各有侧重。正因为四川省各级环保部门明确了各地区环境的重点“病灶”,治理工作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精准发力,环境治理自然也就更易见到成效。

“靶向治理”还需“对症下药”。在明确了四川省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断面、重点流域和重点领域后,四川省进一步完善全省水环境质量监测通报制度。针对水质明显变差的断面,第一时间启动预警机制;对水质下降地区采取“发点球”等方式,督促其加快整改。通过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从而确保了四川省环境问题整改的成功率和长效性。

相信随着四川省各级环保部门进一步深化“靶向治理”,采取有效措施,下猛药、治沉疴,切实解决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四川省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不顾警示,纳凉者扎堆郊野水域 如此享清凉,危险!

市民在羊马河戏水游泳7月22日,热浪席卷了成都,室外温度“越过”35℃,找一个清幽之地,成了不少市民周末消暑的一大目标。...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