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小长假 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成网红“打卡”地
竹艺村的竹里资料图片
沿着幽静的绿道,邂逅古老的明月窑和现代陶艺,拾一把蒲草,跟着传统手工艺人一起编一个精美的香囊……这个端午节,将绿道田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旅游线,俨然一副“网红”打卡地的姿态,崇州竹艺村、蒲江明月村更是持续火爆兴旺,其中明月村在端午小长假前两日,游客量就突破了5000人次,10多家民宿全部满房,而在竹艺村,游客量也较平常翻了一倍以上。
慕名而来
竹艺村里,感受地道民俗
“这两天太打挤了。”6月17日下午3点,当记者联系到遵生小院经营者冯玮的时候,她正忙着给坐在遵生小院里的五六名游客讲解制作香包的药材特性,趁着游客低头缝香包的空隙,冯玮才抽空和记者聊几句。
这已经是冯玮今天组织的第二场手工活动了。“以前我通常会建议客人们上午10点半到小院,放了东西,喝口茶,然后去爬爬健身步道。回来正好吃中午饭,午饭之后,下午可以体验各类民俗手工活动。”但这个流程在端午节期间完全行不通了。冯玮说,端午节每天在遵生小院预订简餐和下午茶的游客超过了30人,做香包、包粽子、包水饺……这些民俗手工活动也由以前每天一场、每场五六人的规模,增加到了每天两场、每场10多人的规模。
冯玮坦言,这个端午节,自己全家已经齐上阵了,目前虽然能撑下来,但她已经在考虑增加人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相投的年轻人一起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播出去。”冯玮告诉记者,遵生小院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她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增加人手保证目前正常运转的同时,她还想研发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
在竹艺村里,有“遵生小院”“竹里”“三径书院”“来去酒馆”“竹编博物院”……这一系列根据原有农家院落改造而成的功能区,构成了川西林盘典型代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编之乡——竹艺村的独特韵味,听风赏竹、烹水品茶,还能欣赏当地竹编匠人的手工艺品,被吸引的并不仅仅是周边游客,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
“游客特别多。”崇州市道明镇党政办主任方科告诉记者,仅6月17日上午到下午3时许,保守预计游客量已经突破2000人,较平常翻了一番,“游客来源基本以家庭出游为主,其中一部分外地游客和外国游客也专程前来,感受不一样的乡村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
圈粉无数
绿道串起古老与现代
“说实话,在丈夫决定端午来蒲江明月村时,我不大乐意。”说这句话时,刘丽正兴致勃勃地沿村内绿道行走。事实上,从端午小长假第一天起,明月村就屡屡刷新了刘丽对这个“网红村”的认识:夜间蛙声一片,清晨鸟鸣清灵,顺着绿道而行,不经意间就会与古老的明月窑和现代陶艺村不期而遇……
刘丽正在散步的这条绿道,全长1.6公里,今年1月刚刚完工,绿道上铺设了5厘米厚的透水混凝土路面,虽然最近几日雨水频繁,可是绿道上却没有丝毫积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耍法!”刘丽告诉记者,被绿道串联起来的明月村周边,是她这个端午节最惊喜的目的地。“一条绿道将明月村核心区的17个文创项目串联成一个景观环线,昨天我们一家人就沿着绿道彩色的路面一路骑行,参观了有300多年窑龄的明月窑,吃了顿农家饭,在阳光房体验草木染……”刘丽告诉记者,最有意思的是,一家人还在传统手工艺人的带领下,学习了用蒲草编制香囊,学习到了不少端午民俗知识,“这才是旅游本来的样子,我宣布,自己已经被圈粉了!”
刘丽说,剩下的假期,一家人还计划顺着绿道串联起的成佳镇万亩茶乡、石象湖风景区、大溪谷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处,感受这条独一无二风景线的绿色生态之美。
被实力“圈粉”的游客不在少数。据明月村项目负责人陈奇介绍,在端午小长假前两日,明月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了5000人,村里10多家民宿的100多个床位,早早就被预订一空,“一条绿色的丝线,把陶艺、草木染、设计、艺术教育等等串成一条环线,成为一条集慢行生活、休闲旅游、生态保护及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好去处。”
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陶轲
新闻推荐
昨天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里游客络绎不绝,从村口到竹编博物馆再到遵生小院,到处都是举着自拍杆的游客,这...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