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花龙门子:修复一片旧居,延续一方文脉

四川日报 2018-04-10 06:13 大字

余氏宗祠入口,穿斗结构和雕花展现川西民居特色。

4月9日,成都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77岁的村民余家华正在享受难得的闲暇。几天前的清明节,村里百余年历史的余氏宗祠刚举办了“第七届清明祭祖大会”,500多名参与人让余家华很是忙碌了一阵。

而在百米外的群安村“半亩塘文化院坝”,只比余家华小两岁的骆学林则忙着准备最新一期“骆学林讲堂”。5年多来,他坚持利用评书、金钱板等形式,讲授地方历史文化,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名片”。

余氏宗祠和“半亩塘文化院坝”所在地,是一片典型的川西林盘聚落,俗称“余花龙门子”。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保护性改造措施,不仅修缮了当地的文化遗迹,更在此基础上存续地方历史文化、弘扬一地文脉。

□本报记者余如波文/图

“取经”安仁“修旧如旧”有据可依

如今作为地名的“余花龙门子”,最初其实是一片院落的名称。群安村村支书余江涛介绍,“余花龙门子”初建于1836年,始建者为出生于当地的清代武举人余腾海。鼎盛时期,整个院落共有上百间房,大门外修筑刻有瑞兽的屏墙,因而名为“余花龙门子”。“这个名称,概括了姓氏、建筑两方面的特点。”

经过百余年历史变迁,到了2010年前后,当地古建筑已所剩不多,少数幸存的吊檐、围墙等普遍破损严重。村民自建瓦房遇有损坏,通常利用红砖、瓷砖等现代材料自行修补,造成村落建筑视觉风格不统一。

2011年,成都市启动林盘基础设施建设,并以“还原形态、保护环境、传承文化、完善配套、打造特色、提升产业”为要点综合整理利用林盘资源,“余花龙门子”成为试点。“我们按照‘一户一策\’,为每户人家制定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在不毁林、不拆迁、不占耕地的前提下,按照川西民居风格进行修复和保护性改造。”余江涛说。

“半亩塘文化院坝”是一座面积达300平方米、历史超过百年的老宅。经过修缮后,砖墙、梁柱等结构几乎看不出与原有建筑之间的区别。堂屋内还特意保留了3个燕子窝,更增添了几许农家韵味。

如何确保老建筑“修旧如旧”?除了建筑专家建言献策,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便利。余江涛介绍,群安村距安仁古镇不到3公里,后者保留的民国老公馆、刘氏庄园等,为大家重拾建筑记忆提供了依据。“我们对破损残留的龙门子、院墙、穿斗飞檐进行恢复性改造,以‘福禄寿喜\’和农耕文化为核心,恢复墙雕、地雕等元素。”

“能人”带头遗迹“搭台”存续文化

“余花龙门子”有90余户人家,余姓超过60%。2012年起,当地借助修缮后的余氏宗祠,每年清明节举办“清明祭祖大会”,还成立“清明会”主持会务。作为会长,余家华见证了“清明祭祖大会”的蓬勃发展。

“不光大邑、新津、双流等地族人参加,省外、国外也有人‘寻根问祖\’。”余家华说,民间有种说法,认为余氏乃成吉思汗后裔,明代初期异姓迁居辗转来到崇州,因此“清明祭祖大会”常有蒙古国人远道而来。

余家华认为,凝聚族人之外,传递、弘扬优良家风,更是祭祖活动应有之义。除了宣读祭文,邀请乡贤讲述先祖功绩,“余花龙门子”的“清明祭祖大会”还根据尊老爱幼等标准,奖励表现突出的余氏族人。

地方文脉的传承振兴,“半亩塘文化院坝”中的“先贤铭志坊”同样是见证者。这里悬挂着7块牌匾,介绍了常璩、唐求、赵抃等7位或出生于崇州、或长期在此为官的历史名人,以此让村民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比如北宋名医唐慎微,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2卷,李时珍以此为蓝本增补考证著成《本草纲目》。”余江涛说。

借助当地文化遗迹,更多鲜活的文化传承方式正被探索。退休教师骆学林热爱写作和表演,十多年来根据“余花龙门子”的历史掌故和好人好事,自创了50多首金钱板曲目。2012年当地进行保护性开发时,他主动申请在“半亩塘文化院坝”开设“骆学林讲堂”,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没想到一直坚持至今。“如今,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风家训故事纳入讲堂的主题内容,老伴一起帮着收集资料和备课,讲出来的内容也丰富多了。”

新闻推荐

竹艺村火了,不仅仅因为这个建筑

从空中俯瞰,“竹里”的建筑外形类似“无限(∞)”这个符号。林边摄建筑的外墙装饰使用的是当地的竹子。欢迎扫描二维码,通过留言推荐更多打卡地。竹艺村将代表中国农村走进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