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年前高山古城遗址 发现成都平原最早人类遗骨 DNA检测将揭古蜀人之谜

成都晚报 2018-03-16 15:55 大字

在史前的洪荒时代,传说中的蚕丛王和鱼凫王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一些人群来到了成都平原聚居,他们所修筑的最古老的一座城,就是高山古城。

2015年,古蜀文明八大古城之一的高山古城开始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并入选201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高山古城近两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发掘的116具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骨或许能够揭示古蜀人的来源。目前,这些古人类遗骨正在四川大学进行同位素检测、DNA检测,而后者甚至可以探寻古蜀人的确切来源,解开古蜀人之谜。

[看点一]

8座史前古城遗址 最早的已有四千多年

目前,成都平原已经发现八座史前古城遗址。分别为:都江堰芒城遗址、新津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城遗址、崇州双河遗址、崇州紫竹遗址、大邑盐店古城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其中,高山古城与宝墩古城,为目前发现的存在时间最早的古城,高山古城延续时间为距今4500年——4000年。

高山古城位于大邑县三岔镇,该城址发现于2003年。高山古城城址地处成都平原西南缘,岷江支流斜江河中游,面积约34.4万平方米,规模比宝墩古城小很多,但筑城时间推测比宝墩古城更早。高山古城平面形状略呈梯形,东城墙和南城墙尚残存于地表,其中城墙的东南角保存较好,墙体高出现城外地面约1.5-2米。

高山古城考古发掘现场领队刘祥宇表示,目前高山古城考古发掘面积共1600平方米。发掘到新石器时代墓葬115座,人祭坑1座,同时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木构件、动物骨骼、植物种子等遗存。

刘祥宇介绍,考古学家们在高山古城的发掘中,确认了一种早于宝墩文化的遗存,目前被暂称为“高山一期遗存”。这类遗存早于宝墩文化最早阶段,器类和器形上也与宝墩文化有差别。

刘祥宇介绍,从目前测年结果看,高山一期遗存在成都平原出现时,陶器、石器制作均较精致,应该并非成都平原原生文化,而是从其他地区迁移而来的。

[看点二]

十多具遗骨“拔了牙” 或与山东习俗有关

刘祥宇介绍,目前高山古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为出土的116具新时器时代人类遗骨。这些人类遗骨在保水状态下保存十分完好,这是成都平原目前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遗骨。

据介绍,高山古城的墓葬多为土坑墓,死者被用编织物之类的东西紧紧包裹起来埋葬。婴幼儿去世后也用这种方式埋葬。

“在这些人骨中,我们共发现十余个个体拔除了上颌侧门齿,这是目前成都平原所见的最早的拔牙现象。”刘祥宇介绍说,这些拔了牙的人都是成年人。此前,在其它地方的考古中也曾发现过拔牙的习俗,新石器时代的拔牙习俗流行于山东一带,在时间稍晚的长江中游湖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也曾发现过。高山古城的拔牙习俗,会不会是从山东,经过长江中游,沿长江上溯传播到成都平原?

刘祥宇介绍,这些猜测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来验证。目前这些古人类遗骨已经送到四川大学进行检测,通过同位素检测,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否从生到死都在一个地方生活,或是属于“迁徙的一代”;通过对DNA的检测,甚至可以探寻古蜀人的确切来源。

[看点三]

部分陶器“绝无仅有” 城墙似长江中游风格

通过为期近一年不间断的拼对工作,考古人员从高山古城出土的几十万件陶器残件中拼对复原了陶器近百件。

在此次出土器物中,拼接出一只底部带有漏口的小陶罐,刘祥宇认为,这可能是一件“澄滤器”,在陶罐内装上卵石和细沙,可以起到过滤澄清饮水的作用。

刘祥宇介绍,高山一期遗存的陶器风格接近于西北,但在高山三期遗存中发现陶器豆,在西北地区没有发现类似器形,而在长江中游却有类似的“豆”发现。

此外,高山古城的城墙与长江中游古城的城墙比较相似,刘祥宇推测,这或许说明,高山古城的来源,可能与长江中游的人群有关。

在高山古城,这些也许来自不同地域的先民共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刘祥宇以陶器为例说明,高山古城的盘口尊、敞口尊等多种陶器,在其它地方都没有发现过。

刘祥宇介绍,在宝墩文化一期晚段,高山古城人烟渐渐稀少,最后被放弃,而在这一时期,成都平原的另一座时间略晚、规模宏大的古城宝墩古城却越来越兴旺发达,古蜀文明逐渐在成都平原上孕育成熟,蚕丛与鱼凫的古老传说,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新闻推荐

醉美三月 赏花去 赏花、识花正在成为成都生活新风尚

3月8日,崇州白头镇重庆路,公路两边的油菜花海一望无际成都商报记者张直摄从绿化角度转向观赏角度花木渐成美化成都新方式海棠红透,柳眼新绿,玉兰亭亭,菜花灿灿,正是春景无限。阳春三月,市民最爱出门...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