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六旬大爷 独居山中三年潜心制古琴

华西都市报 2018-01-15 05:17 大字

抚琴,制琴,两厢助益。

山中茅屋改造的制琴工坊。制琴殊为不易,老杨深有体会。成都市龙泉驿区石香炉附近的一个小山包上,有着一座茅草小屋,挂着“深山琴苑”的木质门牌。登上几级用乱石堆起的阶梯,就到了这座琴苑的小露台。

“看嘛,这就是我每天在山上做的事情。”1月11日下午,一位老人指着小露台的木桌说道。木桌上,摆着一张制作中的木板,周遭堆满刨子、锯子、卡尺等工具。

老人今年66岁,名叫杨广,从小就喜欢乐器,3年前上山开始制作古琴、练习古琴。目前,他已制作完成6张古琴,还弹得一手敞亮的曲子。

先学琴后制琴

老人独居山中制琴6张

杨师傅与古琴结缘,是从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古琴表演开始的。

“最开始麻烦得很哟,什么也不懂,全部要现学。”他说,一开始,自己先找到教古琴的老师教学,上了大约七八节课后,便开始自己琢磨。

“开始还是先学琴,考了4级,后来才开始制琴。”杨师傅说。2015年前后,经过朋友介绍,他搬到了这座小山上,租住下农民的茅草屋,经改造后开始制作自己的古琴。

制琴的步骤繁复,为了找来老杉木做原材料,杨师傅曾去过崇州、眉山、蒲江、雅安等地寻找好木料。从切割原料、挖腹槽、合板子,到刷漆绷布,再到打磨抛光、上弦等,杨师傅说,制作一把古琴需要花上两三年。到目前,除了制作中报废的五六张琴,他已制成的成品共有6张,赠予他人2张,目前还剩4张。为何这么“高产”?杨师傅说,他的琴都是一批一批制作的。

独居山上,制琴与习琴同步。初次见面,杨师傅便信手抚了一曲《关山月》,琴音清脆,“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

制琴图个乐子

古琴非卖仅自己收藏

“我从小就爱动手,也喜欢乐器。”杨师傅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摸木头,也有兴趣搞点木工活。十来岁时,他就给自己做过一把二胡——热天到山上捉青竹标蛇,剥下蛇皮,装好泥沙,用家里缝衣服的线做弦。

制作古琴的几年里,他也“遭过”。2016年,一次制琴过程中,他在刨床上正使用工具打磨木板,不巧却将左手无名指刮伤。“指甲盖掉了三分之二,指头肉也被刮到了。”他伸出手,无名指上的指甲盖上愈合后的裂缝痕迹可见。“流了好多血,我打电话喊子女上来接我,去医院待了两个月,但两个月没有制琴,就不好耍了嘛。”指头破了虽然痛,但杨师傅说:“我是不成功不收兵的,当然不会放弃制琴。”

杨师傅说,现在自己每天在山上与琴为伴,老伴有时候上来给自己送生活用品,儿女们也常来看望他。“年轻的时候挣钱供孩子,现在有空投入自己的兴趣,我觉得挺好的。”杨师傅说,山上空气好,也能静心。

“我做琴不图名不图利,就自己图个乐子。”他说,制作的古琴,不用来买卖,只是自己用于收藏。他打算做完手头的这批古琴,就暂时停一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实习生 王爱玲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生态与产业互促 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崇州市通过生态与产业互促,提高农业附加值,图为崇州市五星村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翡翠般的田野散发着阳光的芬芳。翠绿的林盘掩映着白墙青瓦的民居,构成了一幅川西坝子的绝美图画。这是成都市农村随...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