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动乡村振兴 成都将大力发展乡贤文化

成都日报 2018-01-11 05:07 大字

所谓“乡贤”,就是“乡”里的“贤人”。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有极大促进作用。而乡贤文化,则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精神原动力。

昨日,成都乡贤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召开。这场由全市20多个区(市)县代表和高校学界专家参加的研讨会议,以“振兴新乡村 用好新乡贤”为主题,梳理成都市乡贤文化资源,研讨乡贤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实现路径,深入挖掘传统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培育具有成都特色的新乡贤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天府文化建设,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

在下午的研讨会开始之前,与会者还实地参观考察了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桤泉镇群安村余花龙门子林盘、集贤乡山泉村“凡朴生活”等乡贤文化发展点位。“有2300年建置史的崇州市,乡贤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当代新乡贤也不断纷纷涌现。”崇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州市既有开设乡间讲坛的退休教师骆学林等当地乡贤,也有开办乡村民宿和村民夜校前来创业的外来落户型新乡贤达,对于地方基层社会治理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会上,专家学者和来自成都各区(市)县的乡贤文化建设实践者和新乡贤代表,分别就当地乡贤文化建设进行了发言交流。专家学者和嘉宾们围绕乡贤文化传承与新乡贤培植、乡贤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涵育乡风文明与创新乡村治理等课题展开对话与交流,全方位展现新农村建设中的乡贤表现、乡贤作用与乡贤价值。

作为“东道主”的崇州市带来主题为“挖掘乡史重树乡贤振兴乡村”的新乡贤文化研究与建设经验分享,并向参会嘉宾展示了崇州市乡贤文化资源及其价值探索。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梅认为,在乡贤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包括乡贤人才集聚、培养和发展制度等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还要积极探索推动乡贤壮大的回乡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乡贤组织建立与管理。

“新乡贤的培植需要多管齐下,可以在有仁爱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各类具备正能量的明星、民间道德楷模等群体中来进行重点培育。”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谭平表示,不仅如此,还要积极搭建可供乡贤发挥作用的各类平台,地方普通事务中尽可能发挥他们的主持、协助、咨询、参谋、引领作用。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新闻推荐

诗情画意书香传家——寻访绵阳作家周玉清

周玉清近影四代同堂(2010年)一家四口(1960年)近日,周玉清诗书画作品讨论会在绵阳举行,与会人员纷纷为周玉清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赞。周玉清从小就爱看书,15岁时提笔续写《红楼梦》七八万字。如今...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