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崇州:晒出微权力 管住微腐败

成都日报 2017-11-30 05:07 大字

为从源头上规范基层权力运行,2017年,崇州市结合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探索形成“梳权、亮权、用权、督权、问权”五权工作法,将“微权力”治理工作纵向推进到村组干部,横向覆盖全市253个村(社区),各村(社区)梳理村级“微权力”清单50类。通过村(居)务公开栏、小组公示栏、网络平台等渠道,向群众公开亮权,让群众对乡、村、组干部的“微权力”一目了然。权力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有效遏制了乡、村基层干部“微权力”的任性,构建清单外无特权、清单内有监督的良好局面。

“崇州市通过推行细微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基层“微腐败”,促进了全市党员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崇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公开亮权

还干部清白 给群众交代

针对辖区内村、社区群众反映有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作风粗暴等“微腐败”问题,今年2月以来,四川崇州市锦江乡纪委实施“半小时”工作制,乡上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须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涉及复杂问题,半小时内先受理,乡上定领导、定方案、定专人、定时限进行调查处理。

““半小时”工作制度,为我们群众办了很多实事,让基层老百姓有了切实的幸福感、获得感。”锦江乡白马社区的康朝明说,“好多“难事”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那种幸福真的难以言表!”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村民郑勇说,为整治“微腐败”,从今年1月开始,该村每户每周准时会收到一份“村报”。在“村报”显眼位置,刊登有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崇州市及白头镇纪检举报电话、村务公开、村上“大事件”、村民建言等内容。村民在家中就能知晓村上大小事,村民给村上的建议,每周也会见“报”。

“村民最关心村务公开,几十万元公共服务资金是不是都用到村上了。原来的财务收支都是巴(贴)在村委会公示栏上的,不是所有的村民都会看到,没看到的村民就会私下议论。”郑勇说,现在村上通过“村报”把这些内容晒出来,还了村干部清白,也给了老百姓交代。

“五权”工作法

让基层干部有权不任性

所谓“五权”,一是编制清单,全面梳权。紧盯与群众利益相关、日常运作频繁、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权力,通过自己找、群众提、同事帮、领导点等多种形式,全面梳理“微权力”职责和权限,在乡镇一级形成各类权力清单35份,查找出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等方面风险点99个,全市查找出一级廉政风险点532个,制定整改措施679条。

二是公开清单,阳光亮权。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原则,实行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五公开”,通过特邀群众监督员加强日常监督,向乡镇群众印发“微权力”宣传资料14500份,以及政务微信微博、便民服务卡、信息手册等多渠道面向大众公开,将“微权力”各项事项转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编制流程图,规范用权。按照“一权一图、权图对应”要求,绘制了惠农资金发放、民事纠纷调解、家宴申报等“微权力”运行流程图56份,对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时限、风险点等级和防控措施等要素依法进行明确,进一步压缩和减少“微权力”运行的弹性空间和模糊地带。

四是加强防控,从严督权。全方位加强“微权力”风险防控,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对应划分一、二、三级风险等级,并制作红、黄、蓝对应等级标示牌进行风险提醒。制定相关防控措施130余条,健全完善一批规章制度12项,将“微权力”关权入笼。

五是强化执纪,严格问权。开展“微权力”治理以来,对于群众干部职工反映、信访集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警戒;对于违纪违规线索清晰、事实清楚的,综合运用批评教育、函询、约谈、通报批评、责令纠错、组织处理等措施,批评教育150余人次,函询96人,约谈10人次,党纪处理54人,切实让“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的意识入脑入心。

王明峰 陈曦 本报记者 晨迪

新闻推荐

空军英烈墙新增3烈士姓名:余旭、彭高飞和传奇飞行员冯达飞

在空军英烈墙上增刻冯达飞烈士的姓名。中国青年报图官方媒体近日公开的新闻报道低调披露,去年在飞行训练中牺牲的余旭、彭高飞烈士姓名被镌刻在空军英烈墙。2017年11月9日,空军节前夕,《中国青年报...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