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师节来临前夕,崇州教育人总结过去一年成绩—— 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教育成绩单

成都日报 2017-09-08 07:33 大字

崇 州 上 年 教 育 成 绩 单——

1、教育现代化达成度为92.7%,顺利完成成都市目标任务

2、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新建金鸡小学(崇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并开展了现代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在羊马学校进行了“小初衔接教育”改革试点,成果显著

3、完成成都市规划课题《电子白板与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任务,以成果推广促进信息化运用水平提升

4、绿色实验幼儿园通过成都市一级园复查,崇州市七一实验小学校等5所学校成功申报成为首批成都市中小学文明校园

5、积极助推藏区教育发展,至今已选派44名干部教师分别到甘孜州白玉县、稻城县和阿坝州马尔康进行对口支援教育工作

6、2017年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线率较2016年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教师节来临前夕,身担大任的崇州教育人用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在总结过去一年成绩的同时,拉开了新学年的序幕。

近年来,崇州教育坚守情怀和梦想,围绕“品质崇州、优质教育”目标,聚焦“质量提升为第一导向、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安全稳定为第一保障”,遵循“质量、公平、特色化”和“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理念,全面落实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评价数字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检测标准化的要求,通过在教研教改、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崇州教育质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以质量提升为导向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显成效

崇州这座城市,从来不缺乏改革创新的基因,教育亦如此!

“坚持以质量提升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落实《崇州市教育领域专项改革方案》,不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崇州的教育改革,崇州市教育局局长吕鹏如数家珍:实验二小现代学校改革试点、羊马学校小初衔接教育、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生态共同体、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学区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均在稳妥推进。

崇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作为现代改革试点学校是崇州教育改革的亮点:试点借鉴成都市“两自一包”、县管校聘等改革经验,开展了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把实验二小打造成管理模式先进、管理制度规范、教育质量一流的崇州现代学校典范。作为今年崇州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点,该市在羊马学校试点“小初衔接教育”改革并取得成效。在今年初召开的一次家长座谈会上,羊马学校向参会家长发放了一份《小初衔接教育试点十七问》,这是学校内部对试点工作理解的精华。“小学很容易就可以拿到双百分,初一后上90分就是不错的成绩了。”“和普通的初中相比,在衔接模式下,不需要小升初考试的准备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提前学习一些初一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学学习难度断层的问题。”“衔接模式下,学生每学期都会提前学习下一学期的知识,到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复习和迎考,改变了目前只有一个月时间复习的局面。”……17个问题,涵盖了从生活到学习,再到心理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随着改革的推进,这些问题将一个个得到答案。

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

崇州办学“两手抓”

在吕鹏看来,现代化的教育,要有“品位”。崇州教育在办学品位的追求上,一直坚持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两手抓”。

2016年,崇州市教育局承担了崇州市改革项目“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开始着力培养一定数量的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和一大批农村信息化骨干教师。同时,开展“智慧教育”普及与提高工程,研究电子白板使用、电子书包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七一实验小学、廖家小学、蜀城中学等成为成都市数字校园试点学校。

崇州市蜀城中学是崇州较早推行“网班”教学的学校之一,至今已有14个网班。蜀城中学的网班与成都七中同步,网班学生听成都七中老师的讲课,与成都七中学生用一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考同样的试卷。教师则是与成都七中教师同步备课,这一模式直接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对年轻教师的提升更是明显。据介绍,经过几年的运行,如今网班的学生已经不是由入校时的“尖子生”组成了,全部是普通学生,并且他们的高考二本升学率也保持在85%左右。同样的经验,在崇庆中学同样得以实践。该校已经在教学、管理,以及办公方面完全实现了信息化,其网班也使用成都七中的优质资源。

同时,崇州教育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并且硕果累累。

2015年11月,新加坡中华中学师生访学团到崇庆中学及附属初中进行访学交流活动;今年4月1日,崇庆中学迎来了美国硅谷市长代表考察团,学校的传统文化展示给美国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7月13日,崇州市蜀城中学师生代表团来到了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的光华独立中学开展友好学校对接活动……近几年,崇州市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参与到国际化教育的进程中来,每年都举行了多次与国际名校的互动交流。教育国际化培养了学生未来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促进更多的多元化人才的诞生。

落实营养改善计划

保障学生身心成长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的一项惠民政策,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为此,崇州市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制定了《崇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生营养办制定了《崇州市营养计划资金安全工作方案》;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制订了《崇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学校食堂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确保了食品安全;健全学生食堂食谱建设和管理制度,制定了《崇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午餐食谱工作方案》。

制度上健全、规范化管理,崇州全方位精细化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各试点学校都成立了膳食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崇州市卫计局、疾控中心积极指导学校做好学生的营养膳食, 建立完善学校营养食谱管理体系,做好配餐工作。食谱制定依据本地食物特点、季节特点、学生饮食习惯安排制定,确保配餐食品健康、科学、合理。例如,在羊马学校,为了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学校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膳食委员会,参与管理学校的营养餐。学校每天安排2至3名家长协助学校,参与维持就餐秩序。学校还派出教师学习专业营养配餐,回校后协助建立科学的营养餐食谱,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余鹏 本报记者 赵荣昌

新闻推荐

“成都北大科技园”落户崇州

本报讯日前,成都崇州市政府与北大科技园、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内容之一为成都北大科技园落户崇州,推进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据悉,崇州与北大科技园的合作主要包括:在崇州共建成...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