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野猪泛滥 吃货可否一战?野生动物容易携带病菌
最近,全国多地都出现了野猪的身影,它们不仅成群结队下山觅食,在一些田间地头甚至闹市区还出现了野猪毁物伤人事件。“猪灾”泛滥的情况下,多地不得不下发野猪“通缉令”。据央视财经报道,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系列工程的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野猪繁殖力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广,但野猪的天敌如虎、豹、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相对较少,这就使得某些地区野猪的种群数量剧增。仅在四川省通江县,据初步调查,2020年全县已有野猪20000头。
今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已经在江西等14个省份,开展野猪致害的综合试点防控工作,要求各地调查评估野猪危害,有组织开展猎捕调控活动。陕西省林业局7月份发布通告,将野猪禁猎期由原来的8个月缩短到2个月;四川省通江县将到2021年底前,计划捕杀野猪750头;安徽省金寨县则组成了由当地村民组建的20人狩猎队,计划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目标200头限额的野猪猎捕。
文 | 王卓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周刊”(ID:nbweekly),原文首发于2021年11月28日,原标题为《多地野猪泛滥,吃货可否一战?》,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毁田伤人撞汽车 野猪战斗力MAX
农村民间有句老话:一猪二熊三老虎。在很多老一辈村民看来,在外遭遇极具攻击力的野生动物时,野猪无疑是最恐怖的存在,它们的危险性甚至超过了百兽之王老虎。因为毕竟老虎和熊瞎子并不常见,且甚少主动攻击人类。
野猪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种中型哺乳动物,它们的平均体重在150公斤左右,部分没有天敌的地区,野猪的体重通常超过了200公斤,甚至有些地区会出现体重400公斤的野猪王。
2019年,一只近400斤的野猪突闯南京溧水一饭店,对峙9小时后被警方击毙 图源:环球网
其次,野猪奔跑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 40-70 公里,并且垂直起跳可达一米。因此它们的力气非常大,威胁程度甚至超过熊和老虎。
而当受到威胁时,野猪公猪会用獠牙来保护自己,没有獠牙的母猪会咬对方。虽然并非致命,但这样的攻击会导致严重受伤。
上个月,歌手李玟83岁的母亲在住宅附近散步时,就遭遇野猪袭击,导致多处骨折、右半身瘫痪。
李玟母亲居住在中国香港,有人就问了,香港这样的大都市也会有野猪出没?!还真有。
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数据显示,过去10年,香港录得36宗野猪伤人个案,其中八成发生于2018年至2021年,即近三年平均每年有10宗。11月10日凌晨,一名辅警在香港北角巡逻时,被突然窜出来的野猪攻击,导致右小腿受伤见骨。
图源:看看新闻
中国内地也不时有类似的事故发生。上个月,黑龙江伊春某村民耕地时被一头目测有400斤重的大野猪袭击,后背直接被野猪獠牙戳穿了一个洞。
今年5月,理塘一名村支书在巡山过程中被野猪袭击,导致失血过多身亡。
除了攻击人类,野猪对物质和财产的毁灭度也极高。11月12日深夜,一头飞奔的野猪在南京高速公路上撞坏一辆小轿车,也把车主吓得不轻。几天后,同样在南京,一市民报警称车子被一串野猪撞得开裂。交警调看监控发现,一只野猪妈妈带着五六头猪崽外出觅食导致闯祸。人声鼎沸的闹市尚且如此,到了农村,野猪出征,寸草不生。据新京报报道,野猪盯上了江西婺源溪头乡的竹笋,还没冒出头就被它们拱了。而更多“辛苦种菜一年,一夜之间全被啃了”的新闻更是在多地农村屡见不鲜。野猪糟蹋,导致麦子损失了30多亩,100多亩玉米也被吃得70多亩绝收,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一对夫妇在3个月内猎杀了至少8头野猪,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由于野猪是“三有”(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私自捕杀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人们只能用放稻草人、敲锣打鼓等原始办法吓唬它们,却收效甚微。野猪在农村如入无人之境,闹得家家户户鸡犬不宁。
2
“捕杀令”下发后,抓到野猪能吃吗?
野猪泛滥成灾,单打独斗不是对手,聚众围殴又涉嫌违法,难道真拿它们没办法了?
11月16日,香港渔护署联同警方在香港仔深湾道进行捕捉野猪行动,渔护署以面包做饵,约十多只大小野猪冲下山抢食,渔护署成功围捕并发射麻醉枪,七只野猪倒地后被注射药物即场人道毁灭。
此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引起香港各方激烈讨论,有动物保护团体称,“人道毁灭”治标不治本,应将野猪绝育后再放归大自然,并对“野生动物与人共存”作出长远规划。渔护署署长梁肇辉21日接受TVB访问时表示,自2017年起采取“捕捉、绝育、避孕、放回”的策略对付野猪,渔护署在4年间已迁移约800头野猪,绝育约450头野猪,但由于野猪繁殖速度快,加上常有市民在黑点饲喂,这一策略成效不显。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称因部分市民饲喂,令野猪习惯进入市区,政府会考虑提高刑罚禁止市民投喂野生动物。
在野猪数量高到20000只的四川通江县,政府部门聘请了一支持枪证的专业捕猎队。11月6日,通江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和捕猎队一同进山,开展首次野猪防控捕猎行动。两天半时间,总共猎捕了8头野猪,过程中有2条猎狗被野猪咬死。
通江县专业捕猎队 图源:封面新闻
有网友就说,费老劲了才抓那么几只,不如发挥中国人的吃货属性,肯定不用多久就可以把野猪吃光了。
但这种想法是最不可行的,去年我国已经出台法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野生动物容易携带病菌,人吃了之后有感染细菌、病毒的可能,危害性极大。
既然不能吃,就得按照标准流程处置。通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对捕杀到的野猪,一般采用生石灰消毒就地挖深坑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只有在捕杀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和专业部门处理,可以加工成动物饲料,予以有效利用,比如给动物园的狮子、老虎吃”通江县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介绍。
面对全国各地的“猪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专家组成员、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张明海认为,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捕猎。但还是那句话,猎杀野猪行为只能由政府实施。
参考资料:
1.央视财经:全国多地下发野猪通缉令
2.封面新闻:四川多地野猪泛滥成灾 猎杀依据何在?肉能不能吃?听听律师和专家怎么说
3.中国新闻网:野猪频频出没香港市区招热议
延伸阅读:
野猪多了,就该杀吗?
最近,国内有关野猪出没的报道不断登上热搜,让这个原本不被关注的动物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野猪为何会增多?它们是最近才增多的吗?以后野猪还要不要保护?或许不少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其实,野猪变多的新闻十多年前国内就有了,有关部门也为此采取了包括狩猎在内的各种应对措施。
而且,野猪不是濒危物种,也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在这个背景下,野猪多了是喜还是忧?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由此引发的生态和社会问题?笔者认为这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文 | 孙全辉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首席科学家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报”(ID:china_sci),原文首发于2021年11月29日,原标题为《野猪多了,就该杀吗?》,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野猪是什么时候多起来的?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在分类上属于偶蹄目、猪科。野猪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在野外能吃的东西它们几乎来者不拒。
也正如此,野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它们的足迹也遍布亚欧大陆。不过,野猪最喜欢的还是森林、灌丛、沼泽等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生境。
在食物链上,野猪是豺、狼、虎、豹等顶级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因此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就是大量繁殖。
母野猪通常每年秋季交配、春季产仔,每窝可产4~12头幼崽,食物充足的年份母猪甚至可以两年繁殖3次。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野猪崽的成活率比较高,一般第二年它们就能参与繁殖。
了解了野猪的这些特点,就不难理解野猪为何能在短期内实现种群快速增长了。
野猪不仅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早期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圈养野猪了。不过到了近代,由于人类的大量猎捕和对野猪栖息地的侵占,野猪在欧洲不少国家的数量都迅速减少,部分地区甚至彻底消失。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各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生态环境大有改善,当地野猪的生存状况也明显改观。
国内野猪的数量也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但原因有所不同。
据称1949年全国的野猪数量超过200万头,有些农村还成立了护农狩猎队,专门捕杀野猪等野生动物。此后几十年国内野猪的种群数量急转直下,到90年代初,其野外数量已骤降至几万头。
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野猪没有被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农村地区依然可以猎杀野猪。
直到2000年国内野猪的保护才迎来转机:它们被列入当年8月颁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动物”名录)之中,禁止随意猎捕和买卖,给野猪种群的恢复带来了一线生机。
1996年,我国《枪支管理法》实施。由于猎枪被大量收缴,针对野猪的非法狩猎活动随之减少,客观上进一步助推了野猪种群的快速增长。
2
破解人兽冲突须科学应对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和猎枪收缴虽然促进了野猪保护,但野猪种群的增长仍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种群基数、天敌数量、栖息地的质量以及环境承载量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除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的实施,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保护地的面积也屡创新高,相关执法部门对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也持续增强,这些举措都为野猪种群的增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可以说,野猪种群的恢复性增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野猪保护取得的成绩对其野生动物保护也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从生态角度看,野猪虽不是濒危物种,但它们与当地生态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可以帮助多种植物授粉和传播种子;野猪在寻找果实和根茎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防止林下植物生长过密,并加快有机物分解;野猪排泄物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等等。
此外,野猪还是多种掠食动物食谱上的一员,它们种群数量的波动直接影响顶级掠食动物的生存。
我国虎、豹、狼、豺等食肉动物的生存现状普遍不容乐观,这也是导致部分地区野猪种群增长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野猪为代表,如何有效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无疑是我国生态保护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急需有关部门本着科学的态度研究和制定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首先,一个地区野猪的数量是否过剩,不能简单地用是否与人类发生冲突为依据,而是要建立在对野猪种群参数的科学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如密度、性比、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
其次,人工狩猎虽然是野生动物种群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是否采用还要看能否满足以下前提:一是该物种的数量已明显超过环境承载量、二是狩猎的数量不会影响该物种以及该地区其他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增长。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显示,人工狩猎并非总能奏效,长期效果也有待观察。只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生态系统保护大局出发,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破解之道。
原标题:《多地野猪泛滥,吃货可否一战?》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郭警官,太感谢你了,成功帮我们找回了过年猪。”11月24日20时许,四川通江县永安镇碧溪坡村村民汤某某,向民警连连致谢,左邻右...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