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农村供水 有两个“怪现象”

四川日报 2020-06-09 06:21 大字

一线

“我之前在山上住,吃的是水窖水,现在方便卫生多了!”6月3日临近中午,通江县火炬镇穿云洞村贫困户杜映周拧开自家水龙头,开始淘米做饭。

通江县属秦巴山区腹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近年来,通江县建成各类供水工程2964处,覆盖全部贫困人口。近日,记者采访了通江县在农村供水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探索。

□本报记者 邵明亮

反对声最大的村民成了管水员

拿上智能手机,戴上草帽,72岁的麻石镇红梁村村民向仕强开始对村里3处供水工程定期巡查。

红梁村党支部书记王冰泉没想到,这个曾经给他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的老人家,现在却成了得力助手。

原三合乡黑岩坪村(现为红梁村一部分)共建有3处小型水厂。去年,全村363户1348人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智能水表。

“当年建这些供水工程,有些村民不支持也不配合。”王冰泉清楚地记得,2018年在一次讨论修建水厂的村民大会上,向仕强第一个站起来反对。

自来水通到家里,方便卫生,向仕强为什么要反对呢?

原来,向仕强有一口自建的水井,家里用水都靠这口井。听说接自来水要花一些管道费用,今后还要交水费,他觉得没必要也划不来。

跟向仕强有同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很多都是老年人。为了做通这些村民的思想工作,王冰泉和村干部决定先从向仕强入手。村干部多次上门,告诉他,自来水接通了,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才可以使用。而且,井水矿物质太重,长期喝对身体不好。

最终,向仕强的工作做通了。接通自来水,他确实也感受到了好处,主动报名成为村里的管水员,参与自来水厂及管网的巡查维护,还积极帮助村干部做其他村民的工作。

水价降低了,运营反而有盈余

2018年,原三合乡黑岩坪村建成了两处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了大部分村民。怎么运营管理好,是摆在村干部面前的一个难题。

“工程建设有财政拨款,但后期运营维护的主力是我们村两委。为了管护,当时开会定的水价是每立方米4元。”王冰泉表示,这个价格比城市的水价都还高。

年底一算账,除去运营开支,收的水费还不够,只好用村办公经费补贴水厂。

水价定得不低,为何收的水费却入不敷出呢?王冰泉和同事调查后发现,很多人觉得水价高,用水量较小。再者,用的是老式机械水表,用水量统计不是很准确,造成了水费收缴不足。

于是,该县在村级集中供水工程中积极推广电子水表计量,与此同时,各村通过举行村民大会来确定用户每月的基本水量保底收费额度,以确保工程建后的基本运维费用。

“这种做法符合我们本地的实际,既保障了用户的用水权利,又规范用户的用水责任。”通江县水利局局长陈尚诗表示。

2019年,全村第三处小型水厂建成,集中供水覆盖到全村每一户人家。水价降到了每立方米3元,改成了刷卡缴费的智能水表。“去年底一算账,除去运营开支,我们竟然略有盈余。”王冰泉高兴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补齐管养短板,完善水价核定,抓实水费收缴,确保全县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处数达到95%以上、水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陈尚诗说。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促脱贫 法治助推奔康

本报讯(陆可丰刘威龙记者张伟)近年来,通江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党建和法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探索扶贫新模式...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