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发展实际新村建设严防步入误区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4-29 06:37 大字

□王坤

近年来,各地在探索新村建设过程中,已积累了很多典型经验,特色亮点层出不穷。然而,成绩只能代表好的开始,未来新村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在深刻认识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沿着既定目标,突破思维瓶颈,严防步入误区,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才能真正让新村建设成为最好的民生期盼。

新村建设切忌盲目照搬。不可否认,有些地方的新村建设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其独创思维让人耳目一新,也收获群众点赞。于是,前来参观、学习、考察的部门单位络绎不绝。学习者取回“真经”之后,不假思索纷纷仿效,刚开始新村建设热火朝天,但最终却很难推进。新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选点、规模、配套设施等都需要在尊重民意、精心谋划、多方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如果仅凭“依葫芦画瓢”,恐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新村建设切忌好大喜功。有地方为博得“名气”,一门心思要把新村建设做大做强,结果往往是“华而不实”。打造一起“面子工程”需耗费不少财力,或让地方财政大伤“元气”,而对那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却无力解决。要始终牢记,新村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吸人眼球,也不是为了展示经济实力,新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带领所有群众一起致富奔康。

新村建设切忌遍地开花。有些地方摆脱不了“对称思维”的束缚,为了放大新村建设成果,规定标准,统一模式,然后全面开花,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这种“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并不符合现实需求。比如,如果某地居民多以农牧为主,原本适宜“就地取材”,政府却统一实行聚居发展,虽然城市化目的达到了,但产业协调与经济增收如何统筹兼顾?故而,针对不同区域的民众,根据地理环境差异、经济来源不同,新村建设要求也不一样。哪些地方需要聚居发展,哪些地方需要分散发展,根据内在需求,走多样化新村建设道路,才更符合群众利益。

(作者单位:通江县委组织部)

新闻推荐

巴中一人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

(记者何欢)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介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的通知》,推介全国138个农村创新创业...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