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通江方言发音人获“国家证书”

西南商报 2019-10-11 20:29 大字

三名通江方言发音人

获“国家证书”

近日,笔者从巴中市通江县文化馆获悉,通江县杨中南、钟正光、刘正绪3人获得由国家语委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共同颁发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通江课题发音人荣誉证书,表彰他们为国家语言资源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与老百姓对普通话的依赖,很多方言的造词能力严重衰退, 而方言发音人是会说最正宗、最纯正的地方方言的人。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着手建设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对各地方言和地方普通话进行数据采录,采录的数据进入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供语言研究使用。

2018年上半年,通江县文化馆向四川省语保工程项目申报,通江县被确定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项目建设地区。2018年7月,通江县文化馆与通江县语言文字委员会启动了“通江方言和地方普通话发音人”语保工作,向全社会发起发音人征召公告,挖掘、征集组织了大量参与者,经过专家团队严格遴选、审核,最终确定“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汉语方言调查·通江课题正式发音人。其中杨中南、钟正光、刘正绪3人方言发音纯正,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洪亮清晰,获得专家组高度认可。

据悉,为做好此项工作,共采访了通江县境内的方言发音人20余人,收录整理音像资料3000余分钟,文字资料100余万字,使通江方言和地方普通话进入国家语言资源库,让通江地方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通讯员 程聪

新闻推荐

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回荡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程聪本报记者史晓露...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