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也有短板 获表彰并非“高枕无忧”

四川日报 2019-07-13 06:41 大字

“是榜样,值得学习!”7月12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对获得表彰的30个县(市、区),不少与会人员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强县”也有短板 获表彰并非“高枕无忧”。

本次考核是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差异化设置各类区指标权重,对体现类区发展重点的指标赋予较高权重。这也意味着,获表彰县(市、区)更像“单打冠军”,而非“全能选手”。

“强县”也有短板,如何认清自身不足力争明年继续“上榜”?

□本报记者 罗之飏 蒋君芳

说短板

不进则退获表彰并非“高枕无忧”

“虽然获表彰,但短板还多得很!”分组讨论会上,本次上榜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区)的泸州市龙马潭区委书记刘光明坦言。在他看来,龙马潭区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仅为成都市龙泉驿区的1/5左右;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还不够,综保区、国家开放口岸等支撑性平台仍在争创,口岸能级较弱。

宜宾市翠屏区是本次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区)之一,在翠屏区委书记曾从钦看来,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人才缺乏。“从新经济新业态、城市建设,到农村和社区的基层治理,各方面人才都缺乏,现在每年引进500多名博士硕士都不够。”曾从钦表示。

经济实力一般,但坐拥“绿水青山”的巴中市通江县上榜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它的烦恼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江县委书记孙辉告诉记者,该县高速公路大交通格局远未形成,县乡道路、乡村道路和产业联网路等“内循环”还在建设中,交通短板制约着当地生态资源优势转化。

“量太小了,市场占有率不高,特色农产品的效益还未充分释放。”攀枝花市米易县摘得农产品主产区县先进县(市、区)“奖牌”,但米易县委书记王飚的忧虑仍在农产品上。在他看来,依托米易独特地理环境优势发展的特色蔬菜和水果,“虽然面铺开了,但生产加工流通的方式还很落后,没有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谈举措

继续发力瞄准不足“再登新高”

“环境、开放、转型。”谈及如何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发展领先地位时,刘光明用了三个关键词。未来,龙马潭区将重点推进工商登记确认制、“关港贸”高效集成服务、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等改革,让民营经济活力加速释放;提升口岸能级,加快申创国家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强化项目攻坚和招大引强,统筹推进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药品、商贸物流产业特色发展。

射洪县也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争取在2030年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千亿俱乐部”。如何达成目标?县委书记蒋喻新认为,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专注发展锂电产业。

曾从钦的想法很直接:“缺人就找人”。一是继续对外招引,翠屏区每年将继续招引500名以上的博士硕士;二是自己培养,目前翠屏区已和17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了超过10所的院士工作站和产业研究院。“争取一个产业有一所大学、一个研究院和一批博士硕士来支撑。”

经济总量超过800亿元的成都市双流区目标明确。“我们将精准开展航空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全链条招商选资,形成以航空经济为引领,以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绿色能源等高时效性、高附加值产业为支撑的‘1+3’现代适航产业体系。”双流区委书记韩轶介绍。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