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为民的于宗潼
□铭记1914年,齐鲁大药房在烟台街开张,坐堂先
生是清末进士于宗潼。于宗潼(1860———1934),字梓生,号西园,
福山县义井社(今福山区高疃镇)湘河村人。于宗潼出身仕宦世家,祖父于公槐,历任四川通江县、射洪县知县,江西临江府知府等职;父亲于为仪,恩贡生,候选州判,为福山乡贤。于宗潼天资聪颖,少年时在县、府、院试中均名列前茅。光绪十一年(1885)参加乡试,中顺天府乙酉科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会试、殿试考取三甲第
三十七名进士,授工部主事,后历任会典馆校对官,都水司员外郎,屯田司郎中,夔州府、成都府知府,四川省劝业道等职。于宗潼一生为官22年,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民众爱戴;返回故里后坚持不懈为家乡人民做好事,像春蚕一样直到最后把丝吐尽。仗义执谏为国家于宗潼为官正是清政府腐朽没落、屈服于洋人、政权摇摇欲坠时期。为救国救民,他直言敢谏,把生命置之度外。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大臣李鸿章借助沙皇俄国向日本施压。俄国人趁机占领旅顺口,霸占中长铁路,掠夺东北物产,不许华人开办矿业,大肆抢运粮食。对于俄国人的强盗行径,于宗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在《东三省善从事宜策》中指出:“东三省为产粮之区,不惟山东直隶全资接济,即将来南漕全折采买杂粮,以供京师亦为至便。惟俄人西北利亚一带,地气苦寒,粮石本不敷用,今铁路既成良便。”他查阅《通商条约》发现,“粮石本不许出洋”,对沙俄的行为,我政府有权阻止。于是,于宗潼毅然上书朝廷,痛斥所谓“以夷制夷”的卖国外交政策,谴责沙俄的侵略行径,申明我政府阻止沙俄抢运粮食的理由,要求“宜令齐齐哈尔及哈尔滨交涉局认真稽查,执约理辨,不得借口兵米任意搬运,则此风庶可渐戢。”其爱国之心,深受朝野上下好评。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双方展开激战。于宗潼极力支持同乡王懿荣回乡筹办团练,并随其返回故里,参赞团练军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京城,于宗潼被调伴驾西行。一路上他忍辱负重,吃尽苦头,并目睹了民众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情形,对朝廷的无能与腐败深恶痛绝,也深感自己作为朝廷命官救黎民于水火的责任。光绪二十八年(1902),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京城。此时,朝廷特遣工部尚书吕海寰、侍郎盛宣怀为特使,会办各国通商条约事宜。洋人提出清政府必实行“以税代厘”,裁撤各地厘金局。特使意欲接受洋人主张。时任工部主事的于宗潼得知此事,挥笔上书,严正指出:“目前中国口岸已被洋人霸占,盈余溢于外洋,若再把厘金局撤掉,将来修约,洋人必会提出更苛刻要求,悔之何及!”朝廷采纳了于宗潼的主张,使洋人经济侵略的阴谋没有得逞。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于宗潼冒着全家被抄斩的危险,上疏《条陈时事折》,直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用人、理财方面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用人“课考翰林者人才之源薮也”,不应“视小楷五言之能精与否,声气之广精与否,故将其精力毕集于此,而于古今之得失、国家掌故无暇究心,而翰林中之人才始衰矣”。“而饬将殿廷诸试不准以小楷五言分高下”,“自为考课而复於接见时,观其识见之长短、志趣之高下,以此为衡而进退焉。如此则翰林之学富而宏通之才可得矣!”于宗潼还严正指出:“现有御使和六部司官,额多臣庸,多贪污不理正事。为逃其疾,要赏罚严明,酌情裁汰,惩处贪官污吏”。对朝廷、官吏挥霍无度,内外交困,民遭涂炭的现状,于宗潼忧心忡忡,提出了开源节流的措施。开源,“所开之源惟有矿务、垦务苟得人经理尚可筹办”;节流,要从皇上做起,费用要裁减十分之一。“内府官员和八旗子弟(因瓜瓞日见其繁,多不务正业,坐享其成)能胜任的留任,不能胜任的,朝廷要拨给盛京及热河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让他们围场屯垦,移徙居住。”为解决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见解。身障炮口救万民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1907—1911),京察一等的于宗潼外放夔州知府、成都知府和四川省劝业道(全省负责工商业的最高长官,正四品)等职,他鞠躬尽瘁,政绩斐然,深得民心。最为人称道并载人史册的是他保国为民的出色表现。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宗潼任四川夔州知府。当时夔州境内洋人横行,滋扰乡民、欺凌百姓的事件时有发生。于宗潼按清廷洋务规定,对手续完备、遵纪守法的洋人予以保护,对无护照、不守法的洋人,责令隶县全部遣送出境。一年间,他先后遣送英、法、德、日等国30多名洋人出境,灭了洋人的威风,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民众的利益。
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的一天,奉节县三角坝天主教堂丁神甫从巫山庙宇槽回教堂的路上,突遇暴雨并爆发山洪,被洪水卷入岩洞淹死。丁神甫不归,引起教堂揣测,并向四川总督诬告“丁神甫被害”。山洪退去,农民在岩洞口处发现神甫尸体,证明丁神甫系淹死。但三角坝教堂司铎依仗教会权势,一口咬定丁神甫是谋杀,并借故扣押当地农民百余人,扬言要派兵“血洗三角坝”,“为丁神甫报仇!”此事激起当地民众的极大愤慨,他们连夜组织上千农民,手持戈矛、大刀、土枪等武器,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禹王庙。双方对峙,血战一触即发。总督令成都知府于宗潼查办。于宗潼连夜带领兵丁和法医赶赴现场验尸,证实丁神甫确系淹死。教堂司铎在事实面前理屈词穷,只得将扣押的百姓释放。一场流血事件被平息,百姓拍手称快,赞于宗潼“包青天再世”!
1911年(宣统三年)5月12日,清政府借实行铁路收归国有为名,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以铁路筑路权为抵押,向英、美、德、法4国银行借款。这一行为激起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民众的联合抵制。6月17日,四川宣告成立“保路同志会”,联合举行请愿活动。8月24日,成都各界联合罢市、罢课以示抗议。此时,担任四川省劝业道的于宗潼亲临市民中演讲,支持民众的抗议活动。四川总督赵尔丰发布告示,限令复课、开市,否则派兵弹压。8月25日,清廷谕旨:“严行弹压,毋任再生事端!”9月1日,于宗潼率当地县令史久龙及其他地方官员几十人联名致电清廷内阁,陈述“川民争路争约,志坚理足”,是爱国行动,应予保护,并强调“民意不可欺,路权不能卖”。9月7日上午,斗争激化。总督赵尔丰下令派兵包围了四川铁路公司,以“图谋不轨”等罪名,将四川“保路同志会”正副会长蒲殿俊、罗伦等秘密逮捕。消息传出后,数万民众义愤填膺,洪流般涌向总督府,要求放人。总督府营务处督办田征癸命令士兵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23人。这时,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群众越来越多,总督府慌了手脚,调来红衣大炮,准备炮轰请愿群众。危急时刻,于宗潼挺身而出,扑向大炮,用胸膛挡住了炮口,并大哭曰:“愿与众俱碎!”总督赵尔丰无奈撤炮。避免了一场大的群体流血事件,保护了无辜群众的生命。朝廷得到四川总督奏报后恼羞成怒,遂将于宗潼割官为民。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迅速扩大,形成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11月27日,四川亦宣布独立,起义军打跑了赵尔丰,推举蒲殿俊为四川总督,建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力请于宗潼出任总督,于宗潼坚辞不就,遂返回道署收拾行囊回乡。离川时,百姓攀辕哭挽者,护送百里不绝。挖河引水保粮田湘河村原名仙后村。于宗潼在任时有一次回乡省亲,福山知县前往拜访,根据这里河水环绕、山青水秀的地理条件和人才辈出的实际,将村名改为湘河,寓意“有水才有鱼”,“鱼”即指进士于宗潼。
湘河村三面环山,南有福山境内主要河流清洋河,西、北又有多条小河,村东800多亩粮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因粮田地势低洼,夏天降大雨后,西北方向来的山洪无法顺利地排到清洋河而积存这里,造成粮田受涝而歉收。于宗潼1912年初返回故里后,决心治理水患,保证村东“小平原”粮食丰产丰收。他踏遍湘河村及周边的山山水水,实地测量,决定在村东南北方向开挖一条长约2公里、宽约6—7米、深约2—3米的河道,把西北方向来的山洪引导到清洋河里,可以有效解决水患。同时,在河道西岸修一条进出村的道路,配套桥梁,既可解决老路弯弯曲曲阻水问题,又可改善乡亲们的出行条件。他马不停蹄,挨门逐户走访和众乡亲商量,动员各户无偿拿出挖河道所占用的粮田,受益户出工开挖河道,他自己出大洋解决桥梁、道路等所需资金。这一主张,得到了村民的拥护,积极出工出力。于宗潼既是工程总指挥,又是设计师、投资者,还和乡亲一道挥镐头抡铁锨,干在工地上。最多时,工地上有几百人。经过众乡亲2年多的辛勤努力,河道工程和一公里道路工程终于修成,一座石头拱券桥和两座石板桥建成。从此,村东800多亩粮田成为旱涝保丰收的高产稳产田,村民出行道路平坦宽敞,极为方便。于宗潼还在2公里河道堤坝上栽种了马莲草,不仅筑牢了河堤,还成为湘河村一大景观;马莲草收获后,还可以用来包粽子,捆绑鱼肉,编织农具,增加收入,可谓一举多得。这项工程,成为造福湘河村及周边村庄的百年工程。
另外,于宗潼还出资改造了村西的道路,修筑了一座石板桥,将大山夼方向来的山水引导到清洋河里,解决了过去因山水受阻淹没农田问题。村民们对于宗潼为民造福的行动都十分感激。办医办学造福乡亲于宗潼从小学习中医,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专著,对内科疾病颇为拿手,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治病无死法,医术要灵活”。即方法灵活,治病效果好。经他诊治的病人中,常有症状相似但治法不同,最终都药到病除的事例。于宗潼卸任回到家乡后,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投资开办一家药房,亲自坐堂诊病治病,为父老乡亲解除疾病之苦,齐鲁大药房由此于1914年在烟台街应运而生。于宗潼多年发现,中药系多味合包在一起,患者常有配错和吃错之忧。齐鲁大药房开业以后,于宗潼实行中药分味单包,内放药名和数量卡片,防止将药配错和用错,患者可以放心用药。这一创举,首开烟台同行业先河,博得患者的称赞。在齐鲁大药房经营的近20年中(于宗潼去世前两年停办),被评为烟台“八大名药房”之一(当时共17家中药房),于宗潼被列为清末至民国烟台名中医之首。在此期间,鉴于于宗潼的声誉和能力,他被商界推举为烟台商会会长,协办过广仁堂创办小学事宜。
俗话说“无官一身轻”。而于宗潼无官后却更忙了。1915年(民国四年)夏天,应山东文化名人杨味云、王鹿泉等邀约,于宗潼到济南,商略考订《山东通志》。原来,1890年山东巡抚张曜奏请通志局,修纂《山东通志》,聘请著名学者孙葆田总纂。历时20年,后孙葆田死,毛承霖承业完成初稿。1914年(民国三年)前都察御史、历城人张英麟集资开局,聘请于宗潼主笔,就原书加以校补定稿。于宗潼与徐庚生等人对原稿“伪者正之,复有遗漏,撰补遗附传一卷”。修订后即交山东通志刊印局铅印出版,称民国《山东通志》。《福山县志》从金朝天会九年建县至清乾隆年间修过3次,后无续。1920年,王陵基任福山县知事后,特邀请于宗潼任总纂,续修《福山县志》(第4次)。于宗潼于1924年写成初稿,后反复考订定稿,于1931年印刷成书。
晚年的于宗潼,时刻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后代操心尽力。1927年,于宗潼与福山县教育局长孙凌云,发起创办福山中学,富绅林瑞卿、赖芳圃捐资2.4万元作为学校基金,校址设在清朝时宾阳书院后院,于宗潼任校长,聘请教师数名。这是福山县第一所初级中学。校名虽为“福山中学”,但未在山东省教育厅备案,故属私立性质。福山中学前后招生两期,每期约50人,学制3年。课程为国文、数学、英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农学等。1929年福山因发生军阀刘(珍年)、褚(玉璞)之战,校舍被军队占用,学校被迫停办。1930年,于宗潼和孙凌云用原福山中学基金,在城里估衣市街陈宅办起一所私立两水中学,聘任王子君任校长,于宗潼任名誉校长,招生一个班,约40余人。1931年,奉山东省教育厅令,改两水中学为福山县立初级中学。
过度的操劳,使于宗潼于1934年8月3日病逝,历时75春秋。他在世时的诗文妙笔,议经史补议论,为家乡父老和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浣薇书屋遗稿》(于宗潼生前书房名称为“浣薇书屋”)14卷以及家藏书木本《二十四史》(存烟台博物馆)。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记者何菊)近日,通江县首个信用村在陈河乡陈家坝村成立。据悉,信用村建设是通过调查家庭年收入、负债率等...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