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 检视初心再出发
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党员干部接受精神洗礼——
□本报记者 林凌 史晓露
青山埋忠骨,翠柏奠英魂。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境内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7225座无名烈士墓碑静静伫立。墓碑上的红星,仿佛用无声的语言述说着先烈们的初心和使命。
来一场精神洗礼。自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重温光辉历史,检视初心再出发。
6月13日,一堂特殊的“微党课”在陵园内开讲,听课的是来自省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和各支部书记一行30余人。“一开始牺牲的烈士是一人一棺埋葬,棺木用完了就用木板,木板用完了就用草席裹着,最后草席用完了只能挖大坑集体填埋……”回想当年惨烈的战斗,感受到先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不少同志都眼噙泪水。
这座烈士陵园,为何会令人如此动容?
在这里,曾有12万巴山儿女参加红军,120万人拥军和援军,为中国革命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说起先烈们的初心,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元勋讲起了2011年对陵园进行修缮时,自己查阅整理资料时内心受到的震撼。
“当时从民政局的档案馆找到一些资料,里面记录的很多红军战士只有十几岁,他们牺牲的时候,留下名字的很少很少,很多人只留下了二娃子、丙娃子这样的乳名。”薛元勋说,牺牲的红军烈士也有父母亲人,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解救劳苦大众就是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在薛元勋看来,修缮烈士陵园时的每一次回访和追忆,都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2011年7月,巴中从市县两级抽调了几百人,组建了10多个工作组,在山上开始了“5+2”“白+黑”的攻坚战。
“最开始那三四个月,山上水、电、网络都不通,我们早晨6点在家吃了早餐,就去王坪,一直要到晚上10点回到家才能吃上饭。中午饿了就拿方便面对付一下。”薛元勋回忆。
10个月就完成陵园修缮,薛元勋坦言,当看到陵园竣工的时候泪流满面,“让成千上万的烈士能够安眠,让红色的岁月感染教育更多人,这也是我的初心。”
红色土地传承着红色基因。在陵园,今年67岁的王坪村村民王建刚当起了讲解员。此前他曾是陵园的守陵人,清扫守护红军墓地十多年。“父亲曾是红军担架队的一员,抬过伤员,埋葬过烈士的遗体。老人临终前叮嘱我,一定不能忘记党的恩情,要守护好烈士忠魂。”
59岁的保洁员王朝达接班王建刚。从2012年起,王朝达便在这里打扫墓地,每天6点到岗,风雨无阻。“我们是听着红军事迹长大的,红军先烈就是我们的亲人,不能忘本。”
不能忘本,这样朴素的表达也成为越来越多瞻仰者的共识。传承思想的旗,再唱精神的歌。在众人看来,最好的缅怀是继续前行,要经常对照反思,用红军精神擦拭心灵之垢、思想之尘,永葆初心。“建设美丽中国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手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务实创新。唯此,方能告慰革命先烈!”省委组织部公务员二处处长杨瑛深有感触地说。
不能忘本,传承红色文化,陵园的保护和使用愈发受到重视,每年都有不少省外团队来此开展党性主题教育活动。通江也将依托陵园,把红色文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让红色文化引领发展。
新闻推荐
农机手介绍加装的“雾森系统”机器轰鸣、扬尘飞舞是人们对小麦机收的固有印象,但笔者这两天在河南省舞阳县文峰、保和...
通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