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毛浴镇:宕水河边的红色古镇
□ 彭忠富 文/图
巴中市通江县的毛浴镇历史悠久,明末时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总兵大镇,因水陆两便,历史上繁庶一时。毛浴镇作为红军长征途经之地,著名的毛浴坝会议会址就在龙舌街74号。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毛浴坝召开全军党政工作会议,徐向前、陈昌浩等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出席会议并讨论了当时的形势与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统一了思想,鼓舞了斗志,成为至今流传的“红军精神”。
毛浴镇也叫龙舌镇。走过宕桥,就进入毛浴古镇的主街龙舌街,古镇房屋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系典型的川东民居,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幽长小巷,青石板街道,古意盎然。据说无论怎么涨大水,毛浴镇从来不会被淹。上天似乎对这片土地特别垂青,默默地庇佑着这块红色土地。2019年1月毛浴镇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通江毛浴古镇(罗韵希 轩视界)
毛浴镇修缮后的红军石刻标语
宕桥是古镇的人行要道
毛浴镇的手工挂面用通江银耳、紫山芋、空山马铃薯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而成,面条柔软而富有韧性,营养价值高
(程聪 轩视界)
宕水河边的大码头
正是初夏,早晨起来却感觉到阵阵凉意。我们出通江县城,驱车直奔大山深处的毛浴镇。毛浴镇在大通江河与园池河汇合处,背靠鸡顶山,三面环水,地势狭长而平坦,宛如一条龙蛇伏于水上。毛浴镇别称“毛浴坝”“龙舌坝”,曾经是川东北一个极为繁华的水陆码头,在没有汽车、铁路的时代,人货运输主要靠水运,船可直通合川、达州一带,这些地方的商号老板也常到毛浴进行交易。
过去,一到春汛时期,毛浴河边起卸货船达数十艘之多。明末清初,营山商人邓国兴首贩丝绸、布匹来毛浴贸易,遂开设了“协和”商号与“长发行”棉花店,也引来了大批来毛浴经营布匹的营山帮,并发展了自纺自织的小手工业兼个体经商户数十家,使毛浴成为通江棉布、丝绸交易中心。如今时过境迁,毛浴镇码头仍在,但百舸争流的景象再也难以重现了。
毛浴镇距通江县城不过12公里,在大山中穿行不久即到,但汽车却只能停在场镇对面隔河而望的公路上。一座一百多米长、三米来宽的铁索桥巍然耸立于河面上,上铺预制板,行走桥上,倒也平稳。铁索桥我走过不少,譬如都江堰的安澜索桥,踏上索桥,小腿肚子就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桥下岷江水白浪滔天,看着就让人胆寒。但是这座铁索桥行走起来却非常安闲,这应该是预制板的功劳吧。
毛浴镇的这座桥名宕桥,上游刚下过雨,桥下江水浑浊,没有一丝波澜,犹如凝固了一般。宕桥得名源于桥下的宕水河,它发源于大巴山深处原始森林,一路汇聚涓涓细流,在群山峻岭间奔流激荡,最终汇入嘉陵江,奔流入海。1958年以来公路兴起,沿着两江夹镇而过,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然而由于宕水河阻隔,来往行人只得乘坐木船往来于毛浴镇。木船运力有限,安全隐患较多,这严重制约了毛浴镇的发展。直到1992年10月,当地政府才在宕水河上建起这座宕桥,有乡贤赞曰“观夫宕桥……坦坦荡荡,横卧空际,彩云飘于上,舟楫驶于下,旅人歌于途,亦盛矣哉!”
走过宕桥,就进入毛浴古镇的主街龙舌街,它全长1800米,宽60米,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古镇房屋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系典型的川东民居,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幽长小巷,青石板街道,颇有古意。临街门脸不大,但家家户户住房后面建有一个独立小天井,用于晾衣晒被,养花种草,足见小镇人精于对生活的安排和打理。据说每逢场期,毛浴镇上人山人海,一派繁华景象。
我们去时,毛浴镇并没有逢场,因此街面上有些冷清,行人不多。在开着的一间理发店里,有祖孙三人正在看电视,对于我们的来访他们亦无惊讶和特别的感觉,大概见惯了外人来此游玩,理发店的墙壁上贴满了旧报纸和一些明星招贴画,此情此景让我们仿佛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有面铺将挂面直接晾晒在了街道上,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么偏远的大山深处,仍然存在着这样精致的手工艺,看来毛浴镇人的生活是自得其乐、有滋有味。其实现在做挂面都半机械化了,但是面带切条和晒面,仍然离不开手工操作。挂面有粗有细,细的若发丝,粗的则有小指宽。毛浴镇街头的挂面多为宽面,宽面适合做烩面,一碗烩面下肚,保你精神抖擞。那些面条整齐地挂在晒面架的竹条上,如果这样的晒面架再多一些,挂面再长一些,场面应该更壮观。
沿街一些住户的街沿上,还用竹匾盛着一些鱼干,在阳光下暴晒。这些鱼干都是小鱼,也就一 来长,制成鱼干可以保存得更久,它暗示我们,尽管水陆码头的地位不在了,但是毛浴镇人三面环水,不愁鱼吃的优势今天依然还在。
不胜不休:龙舌吞吐之地
毛浴镇红色遗迹的确很多,譬如毛浴坝会议会址就在龙舌街74号。这座建筑看起来跟周围的民居没有什么两样,外面是铺板门,里面却大有玄机,一个简陋而庄重的会议室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诉说着红四方面军当年的烽火岁月。
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毛浴坝召开了连以上干部800余人参加的全军党政工作会议,徐向前、陈昌浩、张国焘等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讨论了当时的形势与任务,总结了反“六路围攻”以来的政治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统一了思想,鼓舞了斗志,成为至今流传的“红军精神”。
“不胜不休”,这是何等的气魄。红军抱定决心,不消灭刘湘,不赤化全川,不打倒帝国主义,不实现苏维埃新中国,就誓不停止。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战斗的艰苦岁月里,红军就是靠着这“十六字”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打胜了两河口、空山、鹦鸽嘴等无数的战役。这十六字红军训词还被红军宣传队錾刻在了毛浴镇政府院坝前的城墙壁上。城墙由青石砌成,两米多高,城门两米来宽,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是城墙,其实也就相当于殷实人家的院墙,但在土地金贵的毛浴镇龙舌街,其实这城墙已堪称宏大建筑了。当我们一行在当地朋友的引导下,列队听其讲述红四方面军的战斗故事,大声朗诵红军训词,并且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一种震撼和自豪不禁油然而生。
在毛浴镇的龙舌街上,从普通民居、商铺到毛浴镇政府大楼外墙,无一例外地刷上了红色,这种色调的统一营造出了一种壮丽的红色旅游氛围,作为一个红色资源丰富的古镇,龙舌街上店铺名也像是作了统一一样,譬如军民副食、红军挂面、将军发屋、红色年代等,彰显出了老区人民对红军的怀念。
毛浴镇旧称龙舌镇,该镇历史悠久,明末时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总兵大镇了,因水陆两便,繁庶一时。相比于毛浴镇,其实我更喜欢“龙舌镇”这个名称,大气磅礴且有几分俏皮,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毛浴镇的地形特点:据说无论怎么涨大水,毛浴镇从来没有被淹过,对于两江夹一镇的毛浴镇来说,殊为不易。看来冥冥之中,上天也在庇佑着这块红色的土地。
赤化全川:功不可没的红色题壁
“空山坝,錾子岩,婆娘娃儿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草鞋、山歌子和块子柴,这些关键词生动地勾勒出了川东北通江县山民的日常生活。这种日子在通江县代代沿袭,至于现在,山歌应该还在口耳相传,但草鞋和块子柴已经成为老辈人的回忆了。人们之所以记住通江,不仅仅是因为它有通江银耳和状若天庭水府的溶洞群,更重要的是通江乃红军之乡,是一片红色的沃土。
古代人们喜欢在墙壁上写写画画,驿站、客舍、官衙、庙宇、楼观,甚至路亭野桥等,通常都会设置粉壁、楹柱、诗板、案屏、门扇、壁石等,供过往客人挥毫。苏轼的《题西林壁》就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早已成为名句;《水浒传》中宋江因为在浔阳楼酒后题写“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遭致横祸;甚至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后,也敢在如来佛的手指上即兴涂鸦,结果成为一个笑话。
而川陕苏区的红军为了宣传革命,把“题壁”的传统可说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用笔书写,还请石匠在石壁上錾刻,譬如有通江县石刻标语之王的“赤化全川”四个字,笔画深入石壁0.35米,这也是其能够穿越数十年的风雨,至今仍然醒目清晰的原因之一。通江的红色石刻标语遍及城乡。常见的标语如“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等。
在通江县毛浴镇的下街嘉靖门的城门上,至今存有一组“实行共产主义”“拥护苏联”“拥护中国共产党”石刻标语群,它们刻于1933年4月,由魏传统书写后,由其时的錾字队錾刻。魏传统时任红三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他擅长书画并组织红军战士发挥所长,在川陕苏区留下了大量石刻标语。“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对宋代词人柳永的美誉,足见其诗词的流行程度。套用这句话,我们似乎也能说,通江凡有人迹处,皆能见红色标语。为了在川陕苏区宣传革命,红军指战员因地制宜,在墙壁、岩石甚至绝壁上到处制作标语。通江县当年有十万人参加红军,这些红军标语功不可没。
新闻推荐
通江县市场监管局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放宽准入,在“量”上求突破。“法无禁止即可为”,深化商事...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