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新来了两位地灾“监测员”
今年1月开始,通江县沙坪乡学堂湾村的地灾监测员景远胜多了两个并肩战斗的“伙伴”。,山村里新来了两位地灾“监测员”。
这两个“监测员”只要通电就能工作,24小时“住”在山上,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会发出警报。原来,它们是学堂湾村滑坡隐患点新安装的两台自动化监测设备。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在2000多个重大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今年汛期,它们将和地灾监测员一起守护群众安全。
□本报记者 寇敏芳
新伙伴来了两台设备24小时紧盯滑坡
5月17日早上7点,景远胜出门巡山。他沿着村里的小路一直往山上走,观察滑坡裂缝、树木、路面等情况。
景远胜所在的学堂湾村二社,整体坐落在一个斜坡上,最近几年,斜坡开始出现滑动。去年7月的一场暴雨后,滑坡体上的堰塘出现崩裂,威胁50户176人的安全。
去年底到今年初,为了加强对隐患点的监测,巴中在全市重大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其中就包括学堂湾村的自动化实时雨量监测站和裂缝报警器。
雨量监测站可以实时获取雨量数据,并传送到巴中市地质环境管理系统,如果雨量超过了预警阈值,就会自动给景远胜发送短信。“如果夜里雨大,监测员没发现,雨量站的数据就能及时反馈给监测员,提醒他加强巡查。”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温智说。
另外一个“伙伴”裂缝报警器,安装在学堂湾村滑坡的后缘,一只“脚”站在稳定的岩石上,另一只站在滑坡体上,中间绷着一根白线,如果白线被拉长超过3毫米,报警器的喇叭就会发出警报,给景远胜和附近的居民提示。
“有了报警器,一点点变化都能发现,还能‘喊出来’,心里踏实多了。”如今景远胜已经习惯了和报警器一起工作。
老传统不能丢“人技结合”提升监测能力
如今,学堂湾村已有3个地灾“监测员”。温智介绍,预计今年8月,该村还会迎来第4个地灾“监测员”——一台名为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的地表变形监测仪,它将通过卫星影像,判断地表的变形情况,并将数据回传到巴中市地质环境管理系统。
“有了自动化监测设备,并不意味着人防就不重要。”通江县沙坪乡党委书记李先志表示,如果得到大雨的气象预报,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工作流程仍然不变,“乡里也会督促监测员、村干部加强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有了自动化设备的帮助,景远胜感觉责任更重了。“设备都有了,如果自己还没发现隐患,那就是更大的失职。”
通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冯燎表示,现阶段,技防将作为人防的补充,为地灾防范加上一道保险。今年,该县将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专业人才的技术合作,借助自动化实时监测项目实施,不断推动监测工作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努力实现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在人防方面,今年汛期前,通江县已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并对卫星电话、发电设备、监测预警设备、应急会商视频等保障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提升处理突发灾害的能力。
新闻推荐
5月15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袁闻聪到巴州区大和乡界牌村、通江县杨柏镇沙泥村调研沙迴坪联合群团...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