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花椒树 带“活”贫困村
□本报记者 史晓露
11月14日,通江县杨柏镇双凤垭村,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楼房整齐排列,成片的青花椒树长势良好,村民们正在青花椒产业园里施肥治虫。
“最近是冬管关键期,明年花椒树将进入丰产期。”双凤垭村第一书记杨永和介绍,双凤垭村有366户1456人。2014年被定为省级贫困村时,贫困户有78户241人。村里种植的1300余亩青花椒,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改善设施种花椒兴产业
2014年前的双凤垭村,没有一寸水泥路,农业生产全靠天吃饭,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
脱贫攻坚以来,在帮扶单位通江县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协调下,2015年该村硬化村道路11.8公里,解决了出行难题。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农网改造等项目,村民住进了“巴山新居”,告别了用水和用电难。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2015年,杨永和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前往重庆等地考察,决定把青花椒作为主导产业。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2016年,村社干部、党员联合回乡创业企业家成立通江县三民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亩,按照“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发展花椒产业,并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带动村民种植276亩,解决了近200人的就业问题。一些贫困户流转了土地,在基地务工;没有流转土地的贫困户,自己种花椒。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250元,预计今年突破7000元。
67岁的贫困户凡绪升因患尘肺病多年,搞起了养殖业,同时在青花椒产业园区务工,每天能挣80元,2016年脱贫“摘帽”。“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我不仅脱贫了,还住进了130平方米的好房子。”
为解决青花椒的销路,2017年底,驻村工作队又引进重庆丰源花椒有限公司落户通江,在双凤垭村流转土地780亩建立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对青花椒进行深加工。“等到青花椒投产,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花椒了。”杨永和说。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为了激活贫困村的内生动力,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总支每年都要与该村开展党建联动活动,采取联合上党课、联合过组织生活等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个月每个村民小组都要开一次感恩教育会,每年春节还要开返乡村民座谈会,大家围绕贫困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献计献策。”村支部书记张碧岳说。
春风化雨换来了村风民风的变化。
2015年,贫困户张天述因女儿患骨结核欠债近十万元,儿子又在读大学,生活艰难。村民代表经过评议,认为他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并评定他为低保户,但他坚决不要这个照顾,“蚂蚁生下来都晓得自己刨吃的,虽然家庭暂时困难,但我有手有脚能劳动,等靠要搞惯了,儿女脸上都无光。”当年他和妻子借用13亩撂荒地,春季种植水稻、红薯,秋季种植油菜、小麦等粮食作物,喂养了10余头猪、2头牛、300只鸡,同时就近务工还清了债务,2016年成功脱贫。
退伍军人张承学,因老伴患病多年,2017年被评定为低保户,今年老伴病情稳定不用再住院了,于是张承学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不再享受低保政策了。
目前,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农村党员成为村规民约制定者、乡村治理参与者及乡风文明“领头雁”。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程聪)10月29日晚,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大型民族歌舞剧《风雅壁州》在通江县上演。《风雅壁州》共...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