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摸清家底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四川日报 2018-09-20 07:48 大字

9月15日,周六,通江县兴隆乡渔池村,30多亩的鱼塘波光粼粼,岸边坐满了垂钓者。“一到周末,不少游客都来这里钓鱼,现在渔池村越来越名副其实。”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汝红说,多年前渔池村也养鱼,但随着外出务工村民数量增多,鱼塘一度被荒废。

渔池村重焕生机,源于一场改革。去年,通江县和省内其他4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单位需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主要在确认农村集体成员身份、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等五方面进行探索。试点工作到今年底结束。

如今,通江县各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本报记者史晓露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农村闲置资源变身“活资产”

“过去说集体资产资源共同拥有,但集体有哪些资产并不清楚,村集体成员各占多少更不清楚。”通江县农业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吴立勇说,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步就是要进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为此渔池村成立了集体资产股权制改革领导小组,并组织了两个清理小组,对未承包到户的耕地、荒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山坪塘、水库等经营性资产和渠堰、道路、桥梁、办公阵地等公益性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分类登记入账。

通过摸清家底,不少村盘活了长期闲置的资源。泥溪镇梨园坝村2社将200亩老茶园,按每亩100元的标准,重新发包给本地企业,集体每年收取承包费2万元;泥溪镇马家河村1社与回乡创业能人覃文生合作,将300多亩山林作为股份,发展林下山鸡养殖,集体每年可分红5000元……

“支持和鼓励村集体盘活利用闲置房屋、老校舍、仓库等各类集体资产和自然资源,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古村落观光等休闲旅游业。”吴立勇说。

创新股权管理方式农民变股民

摸清家底后,如何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通江县创新“股权量化、收益扶贫”模式,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使村民稳定增收。

火炬镇苟家坝村将250万元的财政支农资金及扶贫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四川犁夫牧业公司,以年利率8%基准保底分红进行收益分配。如按股分配的收益额高于约定保底分红基准额,以实际应分红金额分配,并按6:3:1的比例量化到贫困户、非贫困户和集体。

贫困户苟炳跃家里有7口人,他常年多病,妻子患有慢性疾病,基本不能劳动。依靠村里的“股权量化、收益扶贫”模式,一家人去年领到了2520元的分红金。苟家坝村党支部书记苟国忠也深有感触,“2016年前,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现在我们账上资金已有20多万元了。有资金请人管护村里的道路了。”

此外,该县所有村还将村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量化到每个集体成员头上,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

对于这种情况,根据相关要求,要实行法人管理、严格监管,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其运营、收益分配方案,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功能。

解决发展瓶颈建农村集体资产综合管理平台

试点开展以来,通江县已取得亮眼的成绩。数据显示,目前,该县已完成45个乡镇、483个村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量化等工作,完成率分别达90%和92.2%;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21万元,成员分红26万元。

据吴立勇介绍,“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选好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理事长很重要。但现在农村还缺少这样的能人,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市场洞察力还不够,对怎样盘活集体经济还有所欠缺。”此外,已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还需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也要进一步规范。

为解决这些发展瓶颈,下一步,通江县将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综合管理平台,对外发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入股、转让等流转信息,并实行网络竞标,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充分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资产、资源的经营收益。

新闻推荐

旷继勋:一腔热血写忠诚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据新华社贵阳8月29日电(记者/李惊亚)旷继勋,原名大勋,号集成,出生于思南县大河坝区桂花乡庙塘湾。...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