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留住乡村记忆 ——通江县鹿鸣村农民拟建农具博物馆

巴中日报 2018-05-27 06:03 大字

农具收藏者党述元

宕水河畔,米家山下。

在通江县瓦室镇鹿鸣村四组,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三合院里堆放着许多农具,手抚农具,能深深地感受到巴山深处的农耕文化。今年63岁的党述元是房屋主人,也是农具收藏者。“每天与祖辈传下来的农具为伴,与手中的农具‘耳鬓厮磨\’,就是一把出圈、拉粪装车的粪叉,也成了相伴的‘无言朋友\’……”党述元对农具的喜爱发自内心。

油罐

探寻巴山传统农具,留住乡村传统文化。5月2日,记者驱车沿宕水向东北方向行驶,约一个半小时便到了鹿鸣村。刚到村委会,一大片产业园映入眼帘,地里的树苗满目葱茏,轰隆轰隆的机器声打破了乡野的宁静。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经济大潮席卷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人们往往有一种怀旧情结,那些被摩挲出肌肤光泽的老农具,瞬间将人们带进蓝天白云笼罩下的田园生活。

在村委会两公里处,党述元的房子坐东向西,虽然房屋老旧,但是门窗雕花、房屋壁画等依然栩栩如生、古风朴朴。走进屋里,记者看到三张红色的太师椅,一个笨重的对窝,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柠条构成的连枷保存完好……通过这些传统农具,可以看出川东北农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创造发明的许许多多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和器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坚守传统,收藏农具200余件

三合院古朴优雅,屋前有一棵60多年树龄的核桃树,绿叶铺满了院落的四分之一;院子里的青石板满是残痕,这是岁月留下的足迹;堂屋里的壁画、窗子上的雕花如天上来客,顾盼神飞;核桃树下的对窝、水缸肌肤光泽,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太师椅

“这些农具都是我平时收集的,现在科技发达,农具更新换代特别快,之前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现在很少有人见过,更别说知道其用途。”谈到这些农具,党述元眉开眼笑,搬出屋里所有的农具向记者展示。对窝、犁头、背架、油罐、草鞋耙……具有川东北特色的传统农具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一生务农的党述元对这些农具再熟悉不过。“草鞋耙是用稻秆或草茎等编织的鞋用工具;石碾主要用于加工谷物;风车是用来清理稻谷中的碎物……”农具的用途和制作,党述元一清二楚。

党述元的邻居李志国,是传统文化爱好者。他说:“党述元收藏农具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守。”

风车

如今,走进鹿鸣村,道路四通八达、产业成片,种地已用上了现代化机械。党述元为何如此钟情传统农具?党述元说,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农具特别熟悉。庄稼熟了,一件件农具登场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在村里四处飘散,这些“老朋友”便在此时派上了用场。让党述元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小时候每到秋天的傍晚,他和小伙伴们拿着杈子、连枷等农具撵啊、喊啊,绕着庄稼堆钻草窝、捉迷藏,一直玩到很晚,至今回味起来意犹未尽。

在李志国看来,党述元收藏的农具是巴山深处农业发展史的实物佐证,为传承劳动文明留下了实物记录。“放在房屋旁的石磙、对窝、水缸,墙上挂着的筛子、簸箕、灯盏,我一看到这些,禁不住喉咙里涌出甜水。”李志国说,“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落后了,在过去可先进着呢!每件农具都镌刻着文化的符号,烙印着时代的标志,见证着文明的进程,是勤劳的象征。而且,我也希望后辈看到这些农具后,能够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务实的精神品质。”

在党述元的屋里,唯一的现代农具是打米机,而在他家里收藏的传统农具有耕耘类、纺织类、打场类、运输类等200余件。

百年老屋

传承下去,“给再多的钱也不卖”

鹿鸣村处于大巴山深处,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党述元是土生土长的鹿鸣村人,祖辈世代居住于此。尽管儿孙都在城里定居生活,但他仍习惯住在农村。他在房前屋后种着小片菜地,并挖了一个池塘养鱼,过着悠闲的传统农耕生活。

古老的农耕文化提倡男耕女织,自力更生,一个勤劳的农村家庭,除了食盐、火柴、铁器是需要购买外,其余生活物资都能自给自足。党述元说,他从10多岁就开始务农,到现在依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惬意。”

如今,务农虽然已不是党述元一家的生活来源,但他对构成乡村生活的每一类“元素”,都有难以割舍的情怀。就是这些朴实无华的农具,让世世代代的鹿鸣村人得以在自然环境下获取生活所需,维持生存,繁衍生息。

对窝

据党述元祖父的碑文记载,他的祖父曾是民国时期当地的团政,精通道家、佛家思想,因此修建房屋时特别讲究。记者看到,党述元家百年三合院的房屋结构为穿斗式,具有浓厚的川东北民居特色,堂屋、房梁、窗户上雕栏画栋,所刻、所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在鹿鸣村十分少见。“这些不仅是艺术,也是乡村社会和谐、自然的体现。”李志国说,现在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盛行,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乡村再也找出以前和谐、淳朴、融洽的氛围。以前哪家需要帮忙,只要吆喝一声,街坊邻居都来了,也不要工钱;现在即使拿工钱,也很少有人愿意帮忙。“本来很多人有时间,但他就是推脱不来。”党述元感叹。

党述元对于传统文化的执著、坚守,在村民看来有点“傻”。去年,一位商人出资10万元想买下他的老房子,党述元坚决不卖。“很多村民都说他不可理喻,10万元在街道上可以买一套新房了,不晓得他守着那些没用的‘老东西\’干嘛。”李志国告诉记者。

背架

归根而言,党述元不在乎自己一辈子能住上多好的房子,有多少钱财。而今,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女儿也出嫁,有了幸福的家庭。“我想把老房子、传统农具保存下去,给再多的钱也不卖。”党述元说。

建博物馆,留存农耕文化记忆

让党述元担忧的是,农田机械化生产现已十分普遍,很多传统农具正在消失,如不及时收藏,将来就无缘一见。

草鞋耙

“不能小瞧了这些过时的生活、生产用品,它们都曾是大巴山农民祖祖辈辈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工具,每一件都留存了农村、农民生活的痕迹,也寄托了几代人的感情。”党述元认为,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但是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那些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农具、生活用品逐渐退出人们视野。

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让自然、和谐的文化深深根植于乡村?“我想通过建立农具博物馆,留住乡村记忆,传承乡村传统农耕文化。”党述元说。

“老房子和传统农具承载着我许多的记忆和故事。”党述元的儿子党明权是一名教师,从小就生活在鹿鸣村,对传统农具也十分熟悉。当天,他专程从学校赶回来和父亲、李志国商量如何保存这些农具。

房梁上的彩绘

李志国十分看重党述元的老房子和传统农具,希望通过与党述元合作,把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下去。“以老房子为载体,建设农具博物馆,把这些传统农具保存下去,发挥其价值。”在李志国看来,如今,许多农具已经在生产、生活上派不上用场。他想通过建成农具博物馆,发展旅游产业,让鹿鸣村的农耕文化走出去。“如果成功,这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现。因此,在打造过程中要呈现系列性、故事性等特点,让前来参观的人很容易从陈列品中看出农具的进化史。”

采访不知不觉已近晌午,虽烈日炎炎,但核桃树下依然清风凉爽。党述元和李志国正认真筹划建设农具博物馆。(本报记者 刘旭 文/图)

新闻推荐

通江社区服刑人员奋勇救火

本报讯(牟泓霖刘勇记者张伟)近日,通江县涪阳司法所收到了一封来自通江县涪阳中码头村委会的感谢信,感谢社区服刑人员王某...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