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生态养殖品牌化产业发展 巴山土鸡变成金凤凰

巴中日报 2018-05-07 09:15 大字

位于双泉村的梅花鸡养殖场

春天的午后,阳光穿过树林洒在乡村公路上,车辆行驶在茂林修竹间,不一会儿便到达通江县双泉乡双泉村。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鸡舍依次分布在林间,一只只毛色亮丽的山地梅花鸡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近年来,巴中市坚持市级统筹、区县主责、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原则,围绕品种选育、扩繁数量、加工流通、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努力提高科技化、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加快发展“巴山土鸡”产业。

智能养殖 保育土鸡品种

金黄色与浅灰色相间,如梅花斑纹的羽毛,白色的腿部泛着红色的血丝,作为本地特有的中高山区土鸡品种,在过去因受到外来肉鸡品种的冲击,几近消亡,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本地土鸡品种,2013年我们开始走村串户,从农户家里收购山地梅花鸡,进行保种育种,辗转大半年,收了300只左右。”通江县畜牧食品局畜牧站副站长欧钟明介绍。

为了将山地梅花鸡遗传资源保种扩繁,2016年,通江县引进四川岭上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双泉村流转土地86亩,投资5500万元,建起巴山土鸡保种育种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现代产业链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公司负责人廖建虹告诉记者,养殖场从2016年7月开始破土动工,从选场地、修便道、建鸡舍……经历重重困难,现建有标准化种鸡舍5栋2650平方米、生态放养鸡舍3栋1200平方米、孵化舍21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280平方米、其他配套设施350平方米。养殖场投入使用后,吸纳本村11名村民就业,村民还可到养殖场购买鸡苗进行养殖,公司提供技术保障和销路。

进入养殖场前,要经过喷雾消毒,穿上消毒服。记者走进其中一间鸡舍,没有异味,饲料、粪便、鸡蛋分属3条传输带,互不干扰。31岁村民李智琼正在捡鸡蛋,她一个人管理3500多只鸡,给鸡喂料、饮水、控温、控湿、传粪等全部自动化。“劳动量小,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个月能挣2200元工资。”对于现在这份工作,李智琼很满意。

农户散养 助力脱贫攻坚

位于厂区左侧的孵化室里,3台孵化机整齐地摆放在室内,运转中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再过几天,小鸡就要破壳了。”廖建虹说,目前厂区的孵化机均采用全电脑自动控制,育雏采用一次育雏、育成,一台孵化机一次性可孵化9862枚鸡蛋。

接近中午的时候,65岁的双泉村8社村民严定顺来到厂区,准备购买新一批脱温鸡苗。有3年养殖野鸡经验的严定顺,结合公司技术人员培训的养殖技能,半年前购买了50只脱温鸡苗全部成活,成年的山地梅花鸡体重可达3—5斤,每斤可以卖到20元钱左右,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之前从农户家买了十几只出壳苗,脱温时全部死掉了,现在好了,可以在厂里直接买脱温苗,散养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得到及时的技术保障。”严定顺笑呵呵地说。

“公司常年提供优质山地梅花鸡出壳苗、脱温苗、青年鸡、成年鸡,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服务+回收’的产业模式,目前发放给县里30多个乡镇农户进行传统散养。在提供体术支持的同时,保障销路,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廖建虹说。

品牌推广 延伸产业链

位于通江县城的润鸿园餐饮店里,前来品尝土鸡美食的食客挤满了整个大厅。

“为了更好地将巴山土鸡推广出去,我们在县城开办了润鸿园体验馆,让食客们品味山地梅花鸡的鲜美。”廖建虹介绍,山地梅花鸡肉质细嫩清香,味道鲜美,且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微量元素,从开办之初到现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前来品尝土鸡美味。

不仅如此,在通江县食品工业园里,每天以巴山土鸡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巴山娃’食品销往全国各地。“我们计划再引进3台孵化器、扩大生态养殖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让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谈到公司未来发展,廖建虹信心满满。

2018年,巴中市将加大龙头企业、畜禽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主体培育力度,支持养殖企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回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到2020年,新增年出栏2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00个、年出栏1万只以上家庭农场100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专业合作社50个,持续推进巴山土鸡生态养殖产业发展。(实习生杨佳)

新闻推荐

轮椅上的天使女孩—— 即使折断了翅膀 心也要飞翔

陈彦容(右)与班主任“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界的绝唱。”诗集《飞鸟集》中泰戈尔执笔写下对于“在苦难中奋进,在磨砺中成长”最为真切的领悟。在...

通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