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猫儿垣和刘氏桅杆

华西都市报 2018-04-14 02:14 大字

□刘世斐

巴山深处,四川通江县东百余里澌波乡马鞍山下有一胜地,古称永丰岭,今谓猫儿垣。

刘氏家族自明朝迁来,勤耕苦作,孝礼传家,亦有功高名垂者,院内桅杆即为证。

桅杆乃科举时代功名构筑物也,木材或石材雕琢而成,为楣杆之别称,楣杆者取光耀门楣、崇文重教之意也。桅杆底座似官印,底座因秀才、举人、进士和四品以上官阶等级不同相应为四角、六角、八角形状;顶部如官帽;其上嵌套斗型构件,数有单双之分,喻其“才高八斗”。进士以上功绩显赫之大官,准许营建双斗桅杆,斗数即显主人身份与地位。

猫儿垣刘氏桅杆,为乾隆后期猫儿垣刘氏十一世祖刘金纶(字春魁、号太和,1700年—1795年)入国子监,获进士功名,府县为官归里后于1770年左右恩准以石材修建,以彰门庭、励后人、树学风、尊师长、重教育、习礼仪。

桅杆高近三丈,底座分两级四角一级八角一级圆形呈梯阶变化,方四尺有余;桅杆柱体由四棱过渡至圆柱,下围周长三尺许;柱体上部套双斗,各侧面镂刻“福禄寿喜”等图案,斗底支撑如四级华栱相接;顶端似吉服冠,“冠周”装饰雕刻如嵌宝石,球形在上意同顶戴宝珠。

两百年来桅杆缺少保护,又经多次地震,但仍巍然屹立。清乾隆修建之时,刘金纶年事已高,未达理想之盛况,后几次火灾致建筑大面积毁坏、藏书尽失,今所见四合院仅部分如初。

桅杆主人刘金纶耕读一生,名扬一方,当年文武官员路过此地,在庙梁即下马牵行。传说一邑人王姓老爷为此嫉妒,上告称猫儿垣“私设皇城,夜打更鼓”有越级建设之嫌,府县差役查看均以不实告终,王姓老爷不肯罢休,诉状被送达乾隆皇帝批阅,遣使探访后未违建制准予修造。

又云1785年正月乾隆皇帝举行千叟宴,刘金纶受邀赴宴,乾隆皇帝并赐“世祚其祥”四字,后刻石匾嵌于刘金纶墓室。所云之事何考,所云之物可睹,先生虽远,懿范犹存,先生息讼平争,赤心可鉴,屈伸进退,静待荣辱,不留资财于子孙,不留珍玩于后世,仅凭桅杆垂范万代,大有健庵先生之风。

猫儿垣刘氏桅杆是巴中市乃至四川省现存少有的双斗桅杆,堪称科举文化宝贵遗产,是猫儿垣刘氏家族文化的缩影,集中反映了猫儿垣刘氏家族尊师重教习礼的传统。

新闻推荐

巴中市严打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共破刑事案件1518件

(何俊何召帆赖永才记者郑钧太)去年以来,巴中市公安机关认真谋划、主动作为,以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和严打违法犯罪为重点,部署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破刑事案件1518件。...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