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川陕苏区全民化教育发展历程

四川科技报 2017-12-20 07:18 大字

■ 汪小蓉

川陕革命根据地位于四川、陕西交界的大巴山区,90%以上的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军阀时期的川陕地区,百姓流离失所,生存艰辛,更谈不上享受文化教育。红军入川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保卫赤区,成了紧迫的任务。于是动员民众、教育民众,使广大民众真正明白革命的道理,成了红色政权亟待开展的工作。

在1933年2月中旬,川陕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以张逸明为主席的文化教育委员会,作为全苏区文教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辖学校教育局、社会文化局、国家出版局,其下再设立市、县文化教育委员会以及区、乡、村文化教育委员会,并且明确了各级教育机构的职能与职责。从而把苏区全民化教育事业纳入根据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把苏区全民化教育作为工作重心,实施全民化教育,大力开展教育工作。随后,苏区各级各部门迅速开办各级各类学校。

建立川陕省委党校。1933年2月7日,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川陕省委成立了川陕省委党校,校址位于通江县城东书院街。同年7月,省委党校随省委机关迁至巴中云屏书院(现巴中中学),1935年初曾迁至南江和长赤,1935年4月,川陕省委机关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后,改名“红四方面军党校”。党校首任校长何柱成,继任校长陈开、罗世文。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县委和区委工作同志。

设立省苏维埃学校。为了适应苏维埃政权发展的需要,1933年8月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成立了省苏维埃学校,通江县中学和巴中桂花井各成立苏维埃学校一所,专门培养地方工作干部。

恢复彭杨学校。1933年2月红四方面军恢复了彭杨学校,它直属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为红军和地方游击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干部。1934年9月,苏区军民粉碎“六路围攻”后,部队到旺苍坝进行三个月休整,为了适应根据地和红军不断扩大的新形势,11月中旬将彭杨学校由巴中迁到旺苍坝灵溪寺,12月上旬将彭杨学校改称为红军大学。

开办川陕省妇女学校。川陕苏区提出了“党要大大加强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妇女的政治水平,启发劳动妇女的阶级觉悟。”“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等观点,成立了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1933年9月15日于巴中召开了全省妇女代表大会,决定开办川陕省妇女学校,鼓励动员妇女走进学校。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劳动妇女,获得解放后所迸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战斗热情性、革命坚定性更是无与能比的。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川陕苏区对少年儿童提出“实行无产阶级教育”“普遍实行免费教育”。各县区乡苏维埃都建有高级小学和中学。当时根据地首府巴中特别市及其近郊各办有一所列宁中学,二十三所小学,巴中城、清江渡各有一所贫民学校,通江苦草坝有一所工农中学。1933年8月,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目前形势与川陕省苏维埃的任务》中规定:“凡属青年不分男女都有入学机会,学膳、书籍等一切费用应有政府负担”;学生有“管理或监管之权,有参加学校行政教育会议及择校教师等权利”。这种民主办学,师生平等,置学校于社会之中的重要主张和规定,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老百姓纷纷将孩子送入学校,走进课堂。使苏区80%的青少年儿童受到了正规的学校教育。

川陕苏区全民化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团校、农民夜校、山涧课堂、沙滩识字等,以工农彻底翻身为目的,以全民化教育为重心,用速成办法和手段,尽快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摘掉旧社会给劳动人民戴上的“文盲”和“半文盲”的帽子,改变苏区群众不识字的状况。

(作者单位: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新闻推荐

力争实现农村公路外通内联畅安舒美 到2022年全市建制村联网路达到6500公里

本报记者李俊如到2022年,实现100%的建制村硬化路基本联网,100%的村内通组路基本形成,全市建成建制村联网路6500公里初步建成“外通内联”“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网络……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