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巴中市旅游扶贫特色鲜明 1.33万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西南商报 2017-12-19 07:21 大字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西南商报记者从四川巴中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巴中市在旅游扶贫工作中突出彰显重点景区带动、乡村文化内涵、农民增收致富“三个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巴中市共接待游客2145.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8%、26.41%,乡村旅游实现收入51.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1亿元。

突出重点景区带动。采取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等方式,坚持村旅一体、产村相融,以农为本、以乡为魂,既凸显乡村旅游品质特色,又将贫困群众聚到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新创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国家4A级景区5个(空山天盆、云顶茶乡、三十二梁、南天门、山水化湖),拟创建4个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国家AAAA级景区(皇家山、唱歌石林、万寿养生谷、七彩佛龛)、AAA级及以下景区4个,通过创建A级景区,形成旅游产业园区,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加强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4+N”工程,做到“建一个景区、促一片发展”。目前,全市15个AAAA级景区中,有7个属于乡村旅游类型的景区,对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平昌县、通江县成功创建“2016年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南江县2017年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通过专家组验收;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32个、民宿达标户216户。2017年,拟新创示范村45个、民宿达标户132户。

突出乡村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各景区、景点和村落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等,以茶文化节、水果采摘节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增强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力。积极发掘和运用巴中特色食材,选用南江黄羊、通江银耳等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行原创菜品研发,成功完成50道地标特色菜品的研制及其标准化制作工艺教程及3套特色宴席菜单编制工作。开展“乡村民宿服务”、旅游扶贫等人员培训,新设计开发以土特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成功打造了正直大酥肉、镇龙罐罐汤、白衣全鱼宴等特色农家餐饮品牌,推出了白酒、茶叶、豆瓣、土鸡等一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全市乡村旅游初步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县县有品牌”的良好态势,极大促进了旅游消费增长。

突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旅游发展到哪里,电商就配套到哪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让农民的农副产品、手工制品变为旅游商品;鼓励农民开办农家乐、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目前,全市乡村旅游合作社已达到110家,通江县空山天盆乡村旅游合作社获批省级示范社。全市已建成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53家,特色业态经营点38个。争取国家、省级资金2659万元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主要支持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扶贫示范区、A级景区创建;大力实施“旅游+金融”工程,农发行巴中市分行发放全市首笔旅游扶贫贷款2亿元,用于支持通江县乡村旅游发展;预计可直接或间接带动项目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6人发展产业或就业,实现年均综合产值240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可达3500元。目前,全市已建成20多条乡村旅游示范带、12条乡村旅游环线和3个以乡村旅游资源为核心的AAAA级景区,把76个贫困村、1.33万名贫困群众聚集到了旅游产业链上,带动贫困户月均增收450元以上,实现了旅游富民。据巴中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0年底,巴中市将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200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3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0个、特色精品村寨50个、精品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200个,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225万人次,实现收入75亿元。

新闻推荐

何平在通江县调研时强调 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记者李云良)12月5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在通江调研农业龙头企业时指出,要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巴中市好山好水自然优势,不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让更多群众致...

通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