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回乡发展 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四川农村日报 2017-10-12 06:03 大字

苟波在管护核桃。

□张敏 文/图

作为乡亲们心中传奇的优秀青年,在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后,通江县麻石镇长河坝村的苟波放弃了大城市安居乐业的生活,携妻子返乡,倾其所有积蓄,投资种植养殖业。

近日,笔者来到麻石镇长河坝村,一望无际的核桃苗横成行、竖成列,一群群黄羊悠闲地吃草,不时传来咩咩的叫声……深山翠谷中,一排排标准化的圈舍及办公房整齐排列,这就是苟波打造的生态园区。

苟波于1974年出生,初中毕业后,考入了成都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一年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被迫辍学,走上了外出务工的艰辛道路。

他走南闯北,当过养殖工人、建筑工人,白天,他在工地上辛苦劳作,晚上,他挑灯夜读。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学,他取得了财经专业大专文凭。勤奋踏实让他步入管理工作岗位,2002年又开始做生意。10余年间,他攒下800多万元。

长河坝村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务工,当年肥沃的良田基本荒芜,山坡上荆棘丛生,一条出村的泥土路凹凸不平、长满杂草,从麻石镇到他老家只有4公里,却要花近1个小时。2012年寒冬,苟波母亲去世。出殡之日,整个长河坝村二组仅有3个年轻人。村里几位60多岁的大爷倾力相助,才顺利办完了母亲的后事。

浓浓的乡情感动了高大的汉子,苟波表示,“感谢大爷大叔的厚爱。明年我不出去务工了,就在家乡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经过几番考察论证,麻石镇的气候、土质、光照条件良好,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2014年4月,他成功流转荒山1200亩,建立起通江县长河坝果蔬专业合作社。砍杂除灌,联系种苗,挖窝施肥……苟波风里来,雨里去,裤管上沾满了黄泥,昔日的大老板变成了地道的农民。

两年转瞬即逝,5万多株核桃苗栽种成活了,苟波黝黑的脸庞露出自信的笑容。“要让荒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苟波又建立起南江黄羊繁育基地。

从2014年开荒起,苟波一直就聘请长河坝村二组的老乡到合作社上班,其中有贫困户10户23人,所有工人实行月薪制。

村民苟光远在合作社上班已有一年多。他介绍,所有工人每天都只需工作8小时,每天早上和下午把黄羊赶到山坡上吃草,中午和傍晚赶回圈内。在农忙季节,除了轮流值班的人员,工人可以回家收种庄稼。上班时间缩短了,但月薪不会少。

“没想到老了还变成‘上班族\’。”63岁的苟光远说,“苟总建议我们明年代养一头母羊,免费提供防疫、养殖技术,每年只回收1只小羊。这种黄羊一般情况每年产6头羊,除去苟总回收的1只,预计可增收2500元。”

“建立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特色农产品,打好‘有机\’牌,利用‘互联网+’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脱贫致富路……”站在山岗上,苟波吐露了发展的新目标。

新闻推荐

通江南江将试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记者欧阳常林)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试行)》,四川省42个县(市)将试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通江县、南江县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