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马垭办起“生态环保超市”

巴中日报 2019-01-31 08:50 大字

本报记者 杜远飞 陈杨

垃圾分类回收、果皮纸屑入桶、花草摆放整齐、不使用一次性塑料……一看这些环保规定,不知情的还以为制定它的是个城市小区。实际上,位于青凤镇的马垭是平昌县颇为偏远的一个农村社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马垭居民已经尝到了甜头: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交通不便、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变成了紧邻高速公路出口、院户通公路、坐拥AAAA景区的省级“四好村”和卫生村。

作为平昌县乡村振兴试点村,马垭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生态环保超市”应运而生,这也是一个小山村对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偏僻小山村华丽转身

从平昌县城向东20余公里,经巴达高速公路或者快速通道,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青凤镇马垭社区的核心聚居点——马垭风情小镇。作为AAAA景区——三十二梁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垭风情小镇建成于2015年,是由原马垭村打造的一个农旅、文旅、商旅结合的农村新型社区。

整洁的街道旁,一排排川东北民居张灯结彩,虽然地处农村,不少民居房前屋后摆放着盆栽。松涛阵阵,随风送来松子的清香和鲜花的芬芳。站在山梁上眺望,巴达高速和蜿蜒的河水玉带似的盘绕在山脚,曾经肩挑背扛的村民们如今像城里人一样,守在自家小楼的各色门市里,300多岁的古树下孩童成群嬉戏,好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面。

“我们这里不错吧?”马垭村副主任马仕超颇为自豪地介绍起马垭的变化:2015年,随着巴达高速公路青凤互通与马垭村连通,这个封闭的小山村迎来了飞速发展;在新村聚居点建设中同步推进特色风情小镇建设,将166户居民房屋改造后,建设了7000平方米的骏马广场,还有乡村儿童游乐园、法治文化广场、自行车环游道、健身休闲广场、商业广场。

2017年,马垭社区建成。这是一个以原马垭村部分村民小组为主、部分临近村村民迁住的新型农村社区,马垭村和相邻的千佛村、青龙村在马垭社区建有联合党组织和居委会,不但有青凤医院马垭院区,还有了赶集日,覆盖临近村镇和相邻的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共约5000名居民。目前马垭风情小镇有常住居民近千人、各类商家20余户,马垭小学的师生超过200人。马垭社区的综合设施和影响力已经能和青凤场镇相媲美。

“马垭社区的建成和兴起,是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青凤镇党委书记李超介绍,按照平昌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和大交通、大产业、大旅游促进大发展的决策部署,马垭风情小镇按照“乡村旅游+”为抓手打造而成,积极培育巴山黄牛、本地山羊、跑山鸡、脆冠梨、脆红李、丑柑、七彩林业、雷竹笋等产业。

推行“生态环保超市”守住青山绿水

作为平昌县乡村振兴试点村,经过青凤镇党委政府反复研判,决定按照实施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的要求,在马垭风情小镇设立“生态环保超市”,希望通过这一模式,让全社区积极参与到生态环保工作中去,“让子孙后代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到干净水。”

“生态环保超市”都有什么内容?严格地说,这是一个以“保卫绿水青山,护航绿色发展”为目的,涵盖社区环保公约、考核、基金、服务中心、兑换超市的系统工程。

马垭社区生态环保公约有6条,内容非常细致,比如少用化肥,多用农家肥;节约水电;不准焚烧秸秆、垃圾;爱惜公益设施,不私搭乱建;爱护草坪、路灯、垃圾箱;不乱贴乱画;换洗衣物不乱晾乱挂;行商归市、坐商归店;不准私搭乱建房屋;车辆停放有序、整齐、不占道;不在人行道、街道堆码东西;不随地吐痰,不带泥入室;看到垃圾主动捡等等。

依据公约制定奖优激劣考核办法,实行加扣分制。对环境保护、公共环境、庭院卫生、垃圾分类、附属环境、文明习惯等六大类进行考核。基础分值60分,每年末归零、年初重新计分。分不同类别采取不定时或者每月、每季度评选一次。比如做到了少用化肥、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各加1分,如果发现有相应的违反行为,扣对应分值。每年对评为“最美庭院”、举报违反生态环保案例的追加奖励分值。

为让环保超市积分有激励效应,还设立了基金,让积分变商品。初始设立3万元的生态环保奖励基金,由环保专项经费、村级服务群众工作经费、居民缴纳的卫生费、积分兑换超市返还资金等组成。基金坚持开放原则,逐步吸纳各类民间资金进入,确保永续可利用。基金通过积分换商品的方式,奖励到户。

为了推动环保超市方案的有序推动,在社区村委会成立“生态环保超市”运行服务中心,统筹整个“超市”的运行。为了方便居民的环保积分兑换,当地选择了一家超市,授予“生态环保超市”称号,负责居民生态环保积分的商品兑换。

李超介绍,生态环保超市的实施方案、公约、考核制度、积分制度、兑换办法等五个核心办法,没有现成的方案,是镇、村通过实地走访并多次征求意见,最终经过镇党委办公室讨论通过后,于2018年11月试行。

试行月余形成共识试点成功后全镇推广

日前,马垭社区对试行1个多月的环保积分进行了公布。首批纳入的在家41户居民获得近500分。几位村民当即用积分兑换了商品,更多的村民将积分保存在“账户”上。

在环境保护和庭院卫生方面,村民们得分普遍较高,多数居民在这一类别得到了满分;由于对垃圾分类不够熟悉,大家在这一类别得分偏低。在马垭住了20多年的王会福在环境卫生类别得分较高,她说,经历了以前走泥巴路、住土墙房的苦日子,没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好日子,没理由不把环境打扫干净。

回乡创业的李祝梅对保护环境有更深的认识。在广州打工多年的她去年和丈夫在社区投资五六十万元,开了一家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民宿。李祝梅回家创业看重的就是家乡的青山绿水,她更希望通过“生态环保超市”这一制度,让家乡一直风景如画,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马垭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坚定了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马垭村村主任张胜华说,整个马垭已经形成共识,一切乱扔垃圾、有损环境的做法都是可耻的;村上的垃圾均统一装车定期运往巴城发电。居民杨登会说,现在马垭的环境这么好,日子也越来越好,必须保持下去,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

李超表示,如何保护好青山绿水,让马垭居民增收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青凤镇需要跨越的一个坎。准备在马垭成功试行生态环保超市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向全镇推行。

新闻推荐

巴中新增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

(记者张维)近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第三批星创天地名单,巴中市3家星创天地榜上有名,正式成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分别为巴州区塔...

平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