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为时代注入新活力

巴中日报 2018-11-15 08:51 大字

本报记者李曜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身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今晚都莫打长牌了,我带你们去跳广场舞。”家住巴城江南二环路的陈启明今年65岁,是原米面厂的退休职工。别看陈大爷岁数大了,但广场舞、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样样都会。

设施多了城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前,巴城的体育设施是个别学校的一两个单双杠和几张乒乓球桌,体育场馆那是想都不敢想。”40年前,陈大爷还是一个青涩的小伙,住在恩阳区茶坝镇,那会儿没什么锻炼的场所,下雨天在泥地里踢球,深一脚浅一脚,天晴后泥巴干了,满球场的脚印。

泥地里踢球早就成为过去。如今在巴中,各大学校都修建了标准化运动场,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运动需求,周末还向市民开放。陈启明住的小区里也安装了公共健身器材,早上和老伴买菜回来,都要操练两把,活动活动筋骨。

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市体育馆、游泳馆全面竣工,平昌县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南江县三台山森林运动公园、通江县方山体育中心等一大批体育场馆先后建成。全市共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23个、网球和羽毛球场300余片、自行车绿道320公里、全民健身路101条,建成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片、体育公园3个……城区“10分钟健身圈”和乡镇“15分钟运动圈”已基本形成。

?花样多了专人专职带市民运动

在改革开放初期,巴城市民锻炼的主要方式是做广播体操。每天早上7点半,不论是学校、医院,还是机关单位门前,大伙排队做操,不仅动作规范,而且十分投入,广播体操成一代人的回忆。陈启明说:“那时候一个人就滚铁环,两三个人踢毽子,一堆人就打篮球,锻炼方式就这几样。”

如今,人们可以去望王山登山、去滨河路慢跑、去网球场打球、去游泳馆游泳,设施完善了,健身活动丰富多彩。广场上有跳绳、跳舞的;健身房里有练健身器械、健美操的;培训场中有学街舞、跆拳道、拉丁、芭蕾的……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日益强烈并且多元化,很多人自发加入健身队伍。

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屈琮桥介绍,仅2017年一年就向上级推荐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截至目前,共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100余名,他们活跃在城乡各地,义务指导市民锻炼。

?档次高了竞技体育实现突破

少资金、没场馆、缺教练,一直制约着巴中市竞技体育的发展。近年来,巴中市在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赛事上下功夫,竞技体育频频实现突破。

2014年以来,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连续5年落地巴中,这是属于巴中的荣誉,也是巴中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随后,国际休闲垂钓大赛、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四川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等纷纷在巴中市举行。

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巴中市组队参加省年度青少年锦标赛共14个项目,获得12枚金牌、22枚银牌、14枚铜牌;巴中市5名运动员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并获得金牌1枚,实现了巴中市参加全国运动会金牌零的突破……

据了解,接下来,巴中市将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批国际品牌赛事,以创建国际山地户外运动体育城市为总体目标,举办米仓山户外运动会、巴人新春登高节、国际休闲垂钓大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广泛组织龙舟、舞龙舞狮、传统武术、健身操(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进一步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新闻推荐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

(上接01版)撬动产业零散荒芜地变为园区清晨的薄雾中,长势茂盛的花椒树显得格外青翠……这是10月21日,笔者在火花村花椒产业园...

平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