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风雨惊初梦 诗心不老悯苍生 ——刘道平先生诗歌管窥
徐良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中,诗歌大家灿若星辰,千古名篇举不胜举。当代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曾指出,“现在应该是要产生大诗人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大诗人的时代”。诚然,不是每一位写诗的人都能够成为大诗人,但值得我们兴奋的是,这个时代仍然有许多人在写诗,这个时代仍然在产生着无数的好诗。已过花甲之年的四川平昌人刘道平先生,半生风雨、诗心不老,恭拜陶武先、周啸天和滕伟明等名家为师,以诗歌语言记录着其对思想、灵魂乃至对平凡事物的真切感受,天地苍生、所见所闻流于笔下,殷殷情怀,令人仰之弥高。
不流世俗的诗心
人人都有一颗诗心。诗心,是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勤于思考的大脑,是积极生活的热情,是怜悯苦难的情怀。诗心是感性的,是灵动的,也是容易被生活湮没的。刘道平的诗心,是感性与理性的融汇,是深埋心间的情志。他是这样一个较为善于“呼唤生活的宝藏”的诗人,所以,他的生活自然不会贫乏。从其诗中,便可一览他的情怀和境界。
通读他的诗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均有其鲜明的特质,几乎都是其亲身感悟的诗性表达。刘道平一开始就力避落入俗套,他不是为“学诗”而“写诗”,更不是为“写诗”而“做诗”,他不刻意追求清词与丽句,更在意的是纯粹与自然。正如他在《写诗自诘》中说的那样:“信是人间我最痴?愧无丽句与雅辞。若知子美高明处,应把寻常话入诗。”
刘道平的诗心未受年龄的束缚和外界的干扰,如泰戈尔那样,总是把平凡的生活和事物,幻化成笔下活色生香的诗句。见到农民插秧,他写下“埋头只为稻花香,何顾行人说短长。身退边缘腰更直,笑曾种绿万千行”这样富有思想感情的诗句;而在七夕节时所写的“君卿恐病千般苦,宁病相思不治中”之句,将恋爱中人的心理活动刻画尽致,每一个经历过热恋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感受吧?这样的诗句怎不教人动容?
另一种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诗心的“无我”境界。他脱离了众多诗人自以为是的“小我”纠缠和苦吟,凭借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感知能力,细心观察体会,饱蘸情怀之墨,流淌出情真意切的妙句。杭州G20会议召开之际,他写道:“西湖秋月棹龙舟,六合仙君逢故俦。天下纵论行雅令,英雄何啻只曹刘。”此类题材作诗,极易落入俗套,难得说出新话。而刘道平这首诗,让我们眼前一亮,丰富而贴切的想象,使G20会议纵横捭阖、观点交锋的场景再现于读者眼前,且令人遐思,读来倍觉有趣、有理。在参加四川省青联代表大会时,他写下“昨宵梦上月中楼,万里桐花两眼收。老凤喜看雏凤舞,嫦娥心动忘梳头。”的诗句,想象更为大胆,他没有直接描述青年人如何朝气蓬勃、如何富有才华,而是通过描写嫦娥都心动得忘记梳头这样一个场景,衬托出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婉转真挚,却又跳出了俗套。在刘道平的作品中,这样的诗并不少见。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真正的好诗,绝非简单意义上的文字情趣,而是诗人内心情志的艺术再现。纵观当下,少数所谓“著名”诗人夸夸其谈,各种标榜各种造势,无所不用其极。刘道平没有“千古诗坛三星耀,李白杜甫柳忠秧”的豪气,也没有“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的声势,更没有研讨会、见面会、分享会、发布会的运作,有的只是“诗成无意传千古,为悟人生记事由(《欲入诗门》)”的质朴,以及“自知补拙无天赋,纸碎千回亦打油(《开卷学诗》)”的谦逊。
妙趣横生的诗意
有观点认为,诗意是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某种不好表达的曲径幽深的情感,让人看到文字时超越文字本身而联想到某些事物上,并被这些事物所触动。其实质,诗意就是诗人用文字构建的一个简练而深远的意境,没有了这种意境,自然也就不能称其为诗歌。刘道平的诗,较为注重诗意的营造,并善于在寻常的事物里,捕捉妙趣横生的诗意。当他看到满山雪白的梨花时写道:“戏指梨花雪满山,自称老叟不能前。牧童相顾一声笑,问我疯癫有几年。”构思巧妙自不必说,且情、景、趣、理皆含其中,读之思之,余味无穷。
刘道平尚能高度关注社会现象,并巧妙地用诗的语言将其反映出来。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下《婚礼》一诗,“结亲唢呐吹,请帖满天飞。郎抱新娘去,客循旧路归。人人存面子,处处有榔槌。薄礼今朝挂,明天又是谁?”其中,“郎抱新娘去,客循旧路归”两句,形象生动;“薄礼今朝挂,明天又是谁?”之问,令人深思。“请帖满天飞”的“郎”与“明天又是谁”的“客”对比强烈,发人深省。作为这些现象的亲历者,我们是否也应反思:如何把握好正常的人情交往尺度?如何营造一个清爽并真正脱离庸俗的社会?
为了寻求诗意,更为了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刘道平在词句构思中没少推敲。其《咏竹》一诗写道:“拔节青山入翠微,虚心惯见白云飞。一朝截作短长笛,便喜人间横竖吹。”后两句中“喜”与“横竖吹”几字,作者可谓思之再三、精雕细琢。自古咏竹者众,他咏竹先扬后警,即在赞颂竹的优秀品质后,更进一步指出,原本虚心守节的“竹”,一旦身份变了,或步入华丽的音乐殿堂,就喜欢别人“吹”了,而且是任人任意“吹”。诗人如此表述,每一位读者都不难从现实中找到一二例证。“横竖吹”,拟或吹出人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与是非对错,亦或吹得人飘飘然、昏昏然,同时,从中还可以发现“吹”者的形形色色吧!正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理之所在,趣味纵横,诗意便愈发浓郁了。
曾一度认为,中国文学有着严重的感性沉迷与理性缺失,诗歌自然更甚。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是指对社会、人生要有深入的观察和感受,不断积累创作材料。但不能只“入”,还要“出”。出乎其外才能有创作主动权,才能对生活素材提炼加工。刘道平“入”得深,更“出”得恰如其分,在完成诗歌本意表达的同时,更使诗歌理趣丰满、诗意横生。自古以来写“都江堰”者甚夥,他却另辟蹊径写道:“千秋郡守盛名传,浅作长堤深凿滩。鱼嘴争流何太急,向前一步自然宽。”仅结尾之句,反“退一步海阔天空”之意而行之,更显积极与进取之意,堪称名句。
巧妙的诗意处理,往往能使诗歌艺术升华到更高的境地。其《珠算》一诗,若不看结构,由“上下往来犹让路,高低进退总无言”两句结尾,也算恰当。刘道平却不肯罢休,硬要将其理趣推向极致,于是有了“任由求解天文数,不打人生小算盘”的佳句。诗意之远,理趣之妙,境界之高,不言而喻也。
厚重细腻的诗情
刘道平是一位自生产队会计开始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盼,其诗情厚重而细腻,深厚的民生情怀是其诗歌的又一特点。
娜娜是刘道平在藏区调研时认识的一个孤儿,与姨妈相依为命,九岁尚不识字,因悲悯其境况,于是刘道平写道:“世上何为苦命童,唯亲姨命九秋冬。羸牛作伴嗟泉绿,乱雪沾衣望日红。寻佛谁都生恻隐,恨风从不护花容。欲圆山外蓉城梦,别泪依依洗面中。”读来让人顿生悲悯与感动之情。一生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嗟叹,如今社会,曾几何时,福利房、集资房、商品房不一而足,是谁优先不待明言,分房不均、矛盾凸显,住房谋私者大有人在。面对此,刘道平不敢忘记职责,他同样也有抱负:“誓为贫民谋广厦,深刨地府歼文鼠(《满江红》)”。这或许正是他在实践中,将多占住房清理归公、维护公平正义的生动写照。刘道平经历过多个领导岗位,当然深知基层公务员的苦衷。办事员是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辛劳和奉献,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他在《办事员吟》中写道:“也被平民视作官,谁知茹苦度华年。折腰唯命人无奈,按部就班情可原。非到谋生逢绝路,岂能采菊望南山。青丝渐雪浑不觉,几个谢辞鸡肋餐。”不知会引起多少基层干部的共鸣!当前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刘道平在基层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之余,将所见所思化为《访贫》《扶贫见闻》《寄语富翁》等诗作,简单的诗句,却寄托着他杜鹃啼血般的忧思与企望。
刘道平从事领导工作多年,对机关工作也颇多感悟。他在《机关人》中写道:“始觉新鲜久觉烦,果然无处不机关。也言五柳先生好,总是无人自罢官。”今日今时,中华正在崛起,绝非五柳先生所处的两晋时代可企及。再者,世间事有哪一件是轻易就能够做好的呢?古时称大人,今日称公仆,肩上多少担当,心间多少冷暖,但凡今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又岂会学五柳先生去逍遥自在呢?这是刘道平的选择,也是他心中所悟。刘道平年过花甲,阅历丰富,他对人生的感悟正如他在《示儿》中所述:“秦风汉雨几时销,可赴钱塘看涨潮。人小岂能心志小,位高未必水平高。择门不负齐王使,裁锦犹需针线包。天道公平明月在,万千莫向水中捞。”他在亲自调解一信访案后,咏出《高压锅》,“一阀千钧头上重,天旋地转口难封。若无轻缓盈胸气,便付安危儿戏中”。这对于为官者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应有所启迪吧!诗人应是童心未泯的人。刘道平亦如斯,且看他这些充满生活意趣的诗句:“打开话匣无遮挡,掏尽心窝呼小名(《同窗相见》)”“漫天浓雾锁苍穹,直使行人戴嘴笼(《雾霾有感》)”等。
事实上,诗歌一旦缺乏了情怀和关注,一切华丽的辞藻都没有多少意义;缺乏了良知和温度,一切所谓的头衔都只是个笑话。在刘道平的诗里,我们不仅看见了一颗不流世俗的诗心,感受到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诗意,更关键的是我们见证了一份厚重细腻的诗情,这是宝贵的,也是难以效仿的。
作者简介:
徐良,笔名亲勤、空山、米易子。80后诗人。1981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毛坝乡,2005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1998年开始创作,先后以徐良、亲勤、空山、米易子、剑门陋石为名发表大量诗歌及杂文作品,有多篇诗歌及杂文入选《当代中国作家名录》《中国诗歌鉴赏》《中国诗歌精选》《80后文学选》等选本,并有诗歌及散文作品获得国内多类奖项。
新闻推荐
平昌县二小五年级9班孙溢苹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田野里还是湿漉漉的,奶奶到地里干活。谁知,她脚下一滑,那本就疼痛的双腿又遭到一次严重的伤害。我和爸妈急忙返乡,接奶奶到县上检查。医生面色...
平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