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巴中的文化符号 读阳云先生《巴中风尚志》《巴中山水志》
——读阳云先生《巴中风尚志》《巴中山水志》 □张万林
在巴中云台读书会上,两部精装彩印大部头铺满桌面,夺人眼目。这是阳云先生新鲜出炉的《巴中风尚志》《巴中山水志》巨献,每部约30万字。巴中籍著名评论家蒋登科、小说家赵伟分别作序,为两部书镀金增光。
阳云先生是巴中文学的引路人,他始终走在前头,挥舞着旗帜,招呼着大家向前走。无论是他当作协第一任副主席兼秘书长的躬身亲为,任《巴中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巴中电视台副台长时的鼎力支持,还是在市文联主席任上的振臂呼号,皆表现出有担当想作为的一个文化人的情怀。他提倡巴中文人写巴中,主张一个作家要正视母地写作。其实,这是逃不过的写作定律,莫言的高密乡,贾平凹的商州,张贤亮的西北,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故土,都有自己的写作家园。
这么多年来,站在巴中土地上,不遗余力写巴中阳云算第一人,他的《巴中的前世今生》《假若狗开口说话》《笔走光雾山》都没离笔巴中,他是倡议人更是践行者。他沉浸于巴中的历史人文和山水之中,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打量巴中的文化,对巴中的人文历史作了一次全新的梳理,这就有了前面两部大作问世。
写巴中不止阳云一个,研究巴中历史文化和风尚的也大有人在。但在阳云眼中,以一个作家和文化研究者双重身份打量巴中的人还没有,他决心来做这个事儿。既要研究巴中的历史文化和山水风情,还要用文学的笔触去书写出来,他大量地翻阅典章,行走在巴中的山水间,每一处景致和传说,他都要去实地体验考察一番,感受一下人文气息,找一找现场感。别人写文章是捻断数根须,他是穷尽千万里,用脚去寻找答案。
我有幸陪阳云走了一些地方。每一个人文景点有无历史掌故,他还要去史料中寻找踪迹。这两部书,他列出了参考文献60余种,配了六百多幅人文山水的现场图片,可见他治学的严谨。他想通过自己的梳理,厘清一些误传谬说,以正视听。哪怕是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他也毫不留情地删改,纠正曾经的过失。
巴中的人文、掌故和山水都没有脱离他的笔下,这两部书作了概揽。可以说,这是巴中人文与山水的百科书。阳云是一位散文作家,他用文学的方式打量巴中的文化历史和风情,有别于学术研究者的考证和论文式的写作方式。他甚至还有别于其他作家写这类文章的范式。余秋雨端着架子谈历史文化;欧文《见闻札记》写的是欧洲风景与人文;徐霞客的游记倒有契合之意,但他记录的是天下山水与人文。而阳云却坚持着本土写作,穿行于巴中山水间,行走在故乡的大地上,以朴实、轻松、幽默的笔调,融人文地理风情于其中。老实说,这样的文章不是很好写的,既要尊重历史文化本身,又要赋有文采,还能让人悦读,阳云努力做到了,他巧妙周旋于文字之间,兼顾有盼,别开生面,让人惊艳他的才情纵横。诚如蒋登科先生所说:“他的散文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真诚,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自己的家乡,而是让山川草木自在地说话,让烟霞雾霭恣意流淌,让山的神秘、水的清澈浸润每一篇用心写下的文字,把自豪、挚爱深深地融化在文字之间。”
巴中历史久远,建制设县千余年,巴文化、三国文化、隋唐文化和红军文化都很丰厚,要把如此厚重的文化在一篇篇文化随笔中说清道明不容易。他以史家的严谨,作家的文笔,记者的眼光,拿捏得很有分寸,处理得恰到好处。纠偏正误,汇集整理,固化了巴中的文化符号,提升了巴中的文化品质。正如赵伟先生所言:“不仅避免了巴中民俗的丢失与断裂,还能让我们在捧读翻阅时感知巴中这片土地的深厚博大、温情与生机,唤起我们对母语的尊敬与热爱。”也正如他的预言:“后世研究巴中,《巴中风尚志》是一本绕不开的教材。”
新闻推荐
12月9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省民营办副主任田培友、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副处长曹守国一行到巴中市恩阳区调...
巴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中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