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助力脱贫的“巴州路径”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8-03 05:50 大字

制图/瞿洋

1长滩河村引导群众将1300 亩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桃李

2长滩河村里的大型农家乐已新增 7 家,平均每年要支付近 50万元务工工资

3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引进业主在寺岭村、茶园村打造“五彩生态体验茶园”

□本报记者 周金泉

七月酷暑,记者走进巴中市巴州区的乡村,耳闻目睹一个个扶贫产业茶园生机勃勃,一个个果园桃李满枝、果树下套种着高效中药材,一个个农户一边坐收着土地流转费、一边享受着产业发展带来的诸多红利……

近年来,各地纷纷脱贫摘帽,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持续增收、脱贫不返贫?地处大巴山区的巴州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农养农,靠山吃山”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立足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巴州路径”。村村兴产业 户户能增收

如今的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犹如化南路旅游环线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桃李果树满坡栽,桃花盛开办节会,十里八方游人至……

“长滩河村是2017年底脱贫的贫困村,如何让群众脱贫不返贫?”7月23日,化成镇纪委书记朱治名介绍,“我们考虑到长滩河村地处化南路旅游环线,决定在该村发展优质水果,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朱治名告诉记者,从2016年底,长滩河村就引导群众将1300亩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桃李,最终达成协议,“在公司盈利基础上分红;土地流转费在每亩400元的基础上逐年递增至860元;不论盈利与否,公司每年向村集体支付15万元,供全体村民分配”。

“我去年3月刚开办农家乐,正逢村里举办桃花节,游人爆满。现在我种的桃子、李子也成熟了,周末来耍的游人多得很。”长滩河村农家乐业主王成山说。

“脱贫至今,村里的大型农家乐已新增7家,平均每年要支付近50万元务工工资。同时,全村人均纯收入从脱贫前的七八千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3000元。”长滩河村文书陈国印告诉记者。

沿着弯弯山道,翻过一个个山坡,记者又来到了巴州区寺岭镇寺岭村,只见一个个新建茶园里,新栽不久的茶苗长势正旺。

“我是2016年脱贫的,现在我把两亩多地流转给业主种茶,每亩每年有 300 元租金。”寺岭村四组贫困户周文直说,“我还在茶园帮业主整地、栽茶、扯草、打药,每月要挣1000多元。”

“贫困村脱贫后,我们主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巩固脱贫成果。去年底就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引进业主在寺岭村、茶园村打造‘五彩生态体验茶园’!”寺岭镇副镇长李波说。

记者了解到,规模达1500亩的“五彩生态体验茶园”正陆续种植黄金芽、黄金叶、紫娟等高附加值茶叶新品种。当地农户除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以外,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将注入500万元作为村集体、贫困户和农户的股本金,在投产前按每年不低于6%分红,投产后以实际利润分配。“茶园见效以后,我们将采取茶园返租倒包的形式交给农户经营管理,这样农户的收益更高。”业主余安波说。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成巴高速两车追尾消防营救被困人员

本报讯(张金赵江川记者任明勇)7月29日凌晨,位于成巴高速盐亭段(巴中往成都方向133公里处),发生一起两车追尾事故,有人员被困,急需...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