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通畅农产品“俏”起来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7-27 05:21 大字

□张绍林 本报记者 张立峰

7月15日,正值周末,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斑竹村聚居点,30多名农户背着背篓、挎着提篮将一间20平方米的屋子堵得水泄不通,房屋外面的空坝里排着长长的队伍,热闹非凡。走进一看,是当地老百姓背着自家的枇杷、青脆李、土鸡蛋、腊肉等土特产在这里现场销售。

斑竹村是由巴州区邮政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邱晓是区邮政局职工,自2014年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就吃住在农村,访农户、摸实情、抓产业、找销路。针对农产品“卖难”、生活用品买贵和水、电、讯充值不便等问题,邱晓向该局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争取资金3万余元,在该村聚居点建立了“邮乐购”,通过电脑、手机、APP等设备,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购物、销售、缴费、出行等便民服务,让贫困村的农户在家享受着网络信息的便利同时,还能把家里面的好产品卖进城镇里。

村民杜英群拿着刚在邮乐购用土鸡蛋兑现的100元现金,说道:“现在我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网络上客人的需求,第一时间将自家农产品通过网络变成现金,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邱晓向记者道出当初在该村选址的初衷,“这里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多是老弱病残户,大多数农产品卖不出去最后就霉变了,非常可惜。开办这个‘邮乐购\’不仅让农产品进了城,还让工业品下了乡,帮助群众代办各种业务,方便了全村340户农户。”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巴州区把发展产业作为第一要务,把寻找市场作为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探索出农企合作、农超合作、电商合作三种农产品产销对接途径,提高了产业扶贫精准度和实效性,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5家商场、超市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签订产销合同,金额达1500万元,全区建立了5个农村电商服务平台、4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38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听老街里穿透历史的“吆喝” 走在恩阳歇一脚

上正街天色渐暗。本报记者杨琳摄古镇老街。恩阳古镇管委会供图正街。本报记者杨琳摄古镇全景。恩阳古镇管委会供图扫描二...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