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新年俗 在生长

巴中日报 2018-02-23 04:35 大字

本报记者 何欢

“今年春节,放烟花爆竹的明显少了。”家住巴城的市民张勇洪感慨道,往年每到大年三十,鞭炮声震耳欲聋。今年不仅城区少了,到农村走亲访友,鞭炮此起彼伏的现象也少了。“不仅如此,我们明显感觉到大家过年的方式正在悄悄转变,新年俗正在蓬勃生长。”

绿色过年节俭是福

“党员干部得起带头作用,今年我没买烟花爆竹,就是想多呼吸一些清新空气。”巴州区花溪乡走马村村主任刘长茂在春节前仅置办了春联和剪纸,走访亲友时,也不忘提醒大伙儿,一起过个清新年。

为移风易俗,守护蓝天,巴州区今年发布了《关于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同时发布节前倡议,建议大家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过一个低碳绿色的佳节。为此,不少市、区部门在节前开展“送温暖”活动中给村民赠送了春联和灯笼,为他们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

“由最开始的红白喜事,到后来的升学酒、乔迁酒、生日酒,再到有些人家当个兵都要办酒席,一年挣点钱全吃酒去了。”在外务工的巴州区大茅坪镇村民苟川看来,以往回家过年就有吃不完的酒席,今年回家只吃了一顿婚宴。

以前,一些在外打工、做生意的村民回老家过春节,喜欢比排场,有的地方讲究“客人越多越神气、菜肴越好越阔气、鞭炮越响越喜气”。今年回乡过年的村民通过村里的坝坝会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思想都发生了转变,倡议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村村主任胡合益说:“就在一年又一年的倡导中,村民们的观念也正在逐渐转变!”

文明新风温暖心窝

春节前夕,高店子村“身边好人榜”评选活动结果出炉,9位获奖者的主要事迹被做成展板摆放在村委会广场上。

“每年我们要评选两次好人,这一次临近春节,也是为了让在外务工的村民了解村里的好人好事,让大家从身边找榜样。”胡合益说,“现在过年不兴大吃大喝、打牌赌博,村民们聚在一起,拉拉家常,比比谁家建设得好,谁家更和睦,一起想办法脱贫致富,这才是正事。”

大年初二,明阳镇林家庙村村民李知芳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开家庭会议,算算“家庭账”,想想来年干什么。李知芳说:“去年我在家养鸡养鸭都还不错,听说今年村里要搞芦笋产业,我打算和区里的技术员学学技术,争取也在房前屋后种上一点,挣点零花钱。”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她报告完自己的工作后,又提醒家人:“村里环境越来越好,道路也宽了,你们可以想一想利用村里的老房子发展农家乐,也能挣钱!”

升国旗、吃坝坝宴、看演出……节前,巴州区鼎山镇黄粱村春节前举行了“住新房贺新春脱贫攻坚颂党恩”文化惠民活动。

“太开心了,党的政策真是暖到我们心窝里。”戴着志愿者袖章的村民罗敏一脸幸福地说,自家仅花了9000余元就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小洋房。据悉,黄粱村通过决战脱贫攻坚,共建设3个聚居点,集中安置707人,发展花椒500亩,还在去年获得“四好村”称号。

感受到温暖的不止黄粱村,在巴州区曾口镇,“住新居·贺新春”宣传巡演活动在春节期间为村民们送去精神食粮。“如今村里都是水泥路,家家都通上了网络,生活方便得很。”太和村村民刘丹说,热闹的节目让自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发在朋友圈的小视频和图片获得了不少点赞,“城里还没有我们这儿热闹呢!”

新闻推荐

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 ——团市委组织1300余名在粤务工人员乘坐返乡专列顺利回家

务工人员到达巴中火车站活动现场为务工人员送春联喜看家乡变化一路欢声笑语青年志愿者宣传农业金融政策青年志愿者现场服务回家的喜悦本报记者吴江/文付海旭/图2月10日上午11时,满载1...

巴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中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