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三区”同建 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 ——《政务访谈》聚焦巴中经开区发展

巴中日报 2017-09-23 06:05 大字

本报记者 袁静

近年来,巴中经开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记“兴业、兴城”发展目标,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形成了5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9月21日,巴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小林做客“中国·巴中”网,畅谈巴中经开区的发展之路,描绘了未来巴中经开区的美好蓝图。

强化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业园区”建设

“产业园区、城市新区、旅游景区”统筹推进、同步发展是巴中经开区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实施路径。

刘小林介绍,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巴中经开区以项目为支撑,着力推动一批城市建设项目,确保市体育中心年底主体结构完工,龙兴大道年内完成总工程量的75%,通州大道路基完工,人防基本指挥所完成地下工程,巴中联通总部技术中心加快建设,城市核心区形象全面呈现。着力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探索建立与发达地区联动发展机制,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巴协同发展、京津冀共治、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力争年均签约产业项目40个。着力解决一批滞后项目,为承接产业转移留足空间。

强化主导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突出抓好石墨烯等新兴高端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通过转型升级打造高精尖龙头企业;用好贫困地区IPO绿色通道,促进一批潜力企业上市,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深化改革创新。发挥好全市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市大众创业园、置信中小企业孵化园年内新增创新创业主体10家以上,秦巴电商产业园新增电商创业主体30家以上,营业额突破1.5亿元,加快建成“创新中心”。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刘小林介绍,巴中经开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绿兴城、以文兴城、以游兴城,聚集人气、汇聚商气、形成活力,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坚持规划引领。通过完善城市导则设计和空间规划管控体系,优化提升绿地系统、夜景照明等专项规划;全面实施节点区域增绿添彩工程,年均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加快水系规划编制,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水系,打造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绕、楼在绿中立、人在景中游的生态新区。

完善配套服务。围绕城市空间布局,以房地产和商业综合体为中心,打造高品质城市小区组团。加快推进市体育中心、黄家沟小学、第三完全小学、秦巴文化活动中心、第一人民医院等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实现每个城市小区有公共交通、有优质医疗、有公益教育、有配套商业、有休憩场所“五有”目标。

汇集人气商气。用好巴中市促进和支持建筑业加快发展、外来建筑房地产企业在巴注册、新房九条等有利政策;加快打造翡翠城、优筑商业地产、华兴星级酒店等高品质住宅区、商贸区,凸显新区人居生活品质。依托西部国际商贸城、汽贸产业园等商贸服务集中区域,不断扩大区域消费,凝聚新区人气;新开业营运一批餐饮、零售、娱乐商家,抢抓节庆消费,活跃新区商气。

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

在“旅游景区”规划上,巴中经开区坚持把旅游景区创建作为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直接抓手,突出全域旅游规划和区域特色,全面呈现景观体系,与化湖、天马山连片打造AAAAA级旅游景区,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

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建设花园式工厂、高品质生活区、开放式街道商贸区,大力发展以吃住行、购游娱为主的商贸业态,打造赏山水、游城市、观工厂、览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目前,已成功打造嘉年华、龙池山AAA级旅游景区,今年底还将创建九寨山彩色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

推动乡村旅游带建设。把乡村旅游道路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全域旅游实施范畴,用好用活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政策,高标准打造一批民居、民宿,加快启动郑家山-观音桥-九寨村-中营村旅游环线,年内完成红花村、楼台村等7处聚居点建设,加快推动温家梁、巴玉桥公园,秦巴锦绣园、妙士乳业花园工厂等项目建设,全面融入辖区旅游景观体系。

推动休闲康养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善农村交通、能源、通讯、医疗、卫生条件,打造全域覆盖、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编制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引进社会资本,启动九寨山和观音湖休闲康养区建设,打造现代康养产业发展高地。

以服务为保障打造秦巴山区投资热土

“在服务保障方面,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到四个‘优化\’”,刘小林说,“一是优化项目服务。组织成立专班,建立规划、国土、环保、发改联动工作机制,协助办理项目开工前期手续,实行征地、拆迁同步抓,确保项目从落地到开工建设不过季。二是优化政务服务。创新推广为投资者领办或代办立项审批、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实现行政审批流程最短、效率最高。三是优化行政审批。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规范一站式受理、并联式审批流程。四是优化客商服务。研究出台减轻工业企业负担的专项措施,扩大‘零费区\’覆盖范围,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在人才保障方面,刘小林介绍,一方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技工人才队伍、科研队伍;另一方面,严格逗硬绩效考核,打破体制机制壁垒,优化人才年龄结构、储备复合型干部、选贤举能上下“深水”,加强对年轻有为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打造一支有干劲、有激情、有活力的年轻团队。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现代化产业新城全面呈现

“到2020年,巴中经开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全面呈现。”刘小林描绘了未来巴中经开区的美好蓝图。

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完成“四纵三横”城市主路网和奇章拓展区骨架路网建设,保障新区发展需要;新建天然气储备站、集中充电站、变电站、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水电气视讯等要素保障能力。按照“步步见绿、百米见景、五百米见园、千米见水”的要求,建成九寨山地公园、湿地公园和城市广场,着力打造山水相依、景城相融的魅力新区。

产业规模效益全面提升。到2020年,建成年产值达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亿元企业5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限上商贸及服务企业100家以上,力争挂牌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5家以上高档次酒店建成营运,园区物流保障体系全面形成。签约引进产业项目300个以上,通过产业带动,未来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4.2%。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改善教育医疗条件,新建公办幼儿园5所、小学3所、中学2所,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突破1万人;汇聚优质医疗资源,建成三甲综合医院、三乙专科医院、二甲综合医院各1所和二甲专科医院2所。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高标准建设市文化馆(秦巴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市艺术宫、市青少年活动宫、文化创意产业园、数字影院;启动康养产业园建设,建成城市养老中心、康养中心。届时,巴中经开区常住人口将突破15万,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新闻推荐

巴中旅游特装展亮相四川旅博会

本报讯(记者余力)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中,巴中旅游特装展因其特色展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关注。据悉,本届旅博会巴中市旅游局、巴中市农业局、5个县(区)旅游局、15家4A景区组成代表团...

巴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中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