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镇、梁永镇:水上生华年,两个水码头的巴河记忆

达州日报 2020-12-22 09:10 大字

巴州区三江镇、梁永镇,这里因水而兴,因道繁荣:米仓古道来到这里由陆路运输转成了水运,顺河而下的水资源造就了三江电站,让巴城夜晚的灯光自此点亮。

水孕育了三江、梁永小镇的繁华。随着时间流逝,水运逐渐没落,三江电站也逐渐完成使命。如今,三江、梁永,这两个曾经繁华了数年的水陆码头重镇,在沉寂之后,开始尝试再铸辉煌。

三江:

从“能源中心”到“文化高地”

春夏水动人心、山花灿烂,秋冬薄雾缭绕、景色炫丽,因巴河、茶坝河、恩阳河在此交汇而得名的三江也被人称为梦幻水乡、巴山“乌镇”。

三江镇曾被称为清泉镇、清水邑,后改名为三江口。南江县经巴城至达州、重庆的水运经过三江形成水码头,南充的仪陇、营山以及巴州区部分乡镇的商人经巴城、南江抵达汉中的陆路运输也需要经过三江镇。自此三江便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

“间隔不到两里地就有栈房,那会儿的背二哥不愁没地方住,走到哪里黑,就在那里歇。”熟悉三江镇历史的当地人彭书贵介绍,彼时的业余剧团也让三江闹热不少。这样的场景随着上世纪50年代巴中至鼎山镇方向的县道公路修通,逐渐成为历史。

“我们小时候,父辈们经常在河里打鱼。最有特色的鱼有石板条、黄骨鱼,还有钢鳅。”52岁的民主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德双说,那时河里甲鱼很多,见过盆子那么大的,但加工太费佐料、加之肉少不怎么受欢迎,大多提回家熬一盆汤。

“三江水乡!”在巴城市民及三江镇周边居民印象中,提起三江镇,脑海中第一印象便是这个因三江电站而形成的景区。这时,她已完成了由水陆码头到“能源中心”的过渡,三江水以另一种方式照亮了巴城的夜空。

1977年,三江电站开始建设。在那个几乎没有机械设备、缺乏技术人才、资金困难的年代,靠着肩扛背驮,硬是在宽阔的河床上筑起了一道堤坝。原巴中县的精壮劳力,纷纷来到这里,用巴山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奋斗不息的精神,在工地上作业,修建成三江电站。

1981年1月23日,三江电站大坝竣工投入使用。在那个用电严重紧缺的年代,三江电站成了巴城的“电能基地”“能源中心”,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

“三江电站是当时巴中县境内最大的电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电力人,堪称巴中电力系统的‘老前辈’。”国网巴中市巴州供电公司职工张纯强介绍,巴中电力系统有不少像他这样的“电二代”,两代人在三江电站上班的不胜枚举,从这里,电力人传承了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如今,前往三江电站的道路已坑坑洼洼,“三江水乡”牌坊上斑驳的苔渍,似乎诉说着这里的过往,堤坝下发电机组仍在继续工作。工作人员也从高峰期的近300人到现在的3人,三江电站更多地承担应急发电作用,巴中电力能源中心的没落,恰恰是巴中能源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

从空中俯瞰,巴河、恩阳河、茶坝河三河交汇,分割四岛,“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在三江码头对面,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巴山新居格外亮眼,不远处,当地村民刚刚搭好的羊肚菌大棚整齐划一,山、水、人、产相融。如今的三江镇,已成为四川省首批30个乡村振兴试点镇之一、全省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

山水钟灵毓秀,人文悠久厚重。千百年来,三江镇儿女在这片滋润土地上繁衍生息,滔滔巴河水孕育出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龙门“一石三座庙”也成为当地人文荟萃的精彩注脚。

“中兴村晏家沟功成名就,晏阳初诞生地世界名流。”千百年来,巴河水奔流不息,三江镇儿女在这片滋润土地上繁衍生息,滔滔巴河水孕育出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这既是自然人文禀赋,也是三江人民永远的财富。

按照巴中市委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巴州区委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总体要求,三江镇紧紧围绕晏阳初名人文化和水资源两个优势资源,狠抓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发展以晏阳初故里小镇为核心的乡建游学区、田园水乡区、古码头商业区,努力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平民思想学术高地。

纪念晏阳初诞辰130周年暨重点项目推介活动、“晏阳初故里行”文学采风活动、“晏阳初特色大讲堂”等活动先后成功举行……今日三江,这个晏阳初故里小镇势必以文化高地的崭新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

梁永:

昔日水陆码头 如今交通要道

蜿蜒的巴河经过三江镇后潺潺流淌,向下游奔走7公里后,便来到了梁永镇。微风拂来,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

梁永镇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与三江镇一样,素有“水陆码头”之称。巴河在此段也被称为梁永河,传说中因河中曾现莲花,还取名叫莲花河。

走在梁永镇街上,新铺设的柏油路面早已代替了水码头时期两米宽的青石板道路,场镇也从当初仅有一条莲花街发展到多条街道,街心花园矗立的石碑还记忆着当初梁永大桥修建的历史。彼时,巴州区鼎山镇等周边乡镇的粮食、棉花皆从梁永镇水陆码头运出。

“明朝万历年间,梁永河的水运便兴起了,丰水期时河道能行5吨大船。到我父亲那个阶段,重庆、合川等地商人在梁永镇很多,我父亲便开了一个旅茶店,十多张茶桌供他们休憩。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梁永镇莲花社区老书记万俊武介绍说。

梁永水码头能繁华到什么程度?万俊武说,那时候,河边码头上的搬运工人多到要通过成立机构来管理。于是,搬运社应运而生。

“梁永河滩多,为保证船能顺利通过,枯水期,当地便会组织劳动力对河道进行维护。”退休教师程仕清介绍,那时候梁永河里巴鱼儿和团鱼很多,水浅时甚至用脚踩都能找到团鱼,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些成了沿河百姓额外的伙食。

随着三江电站的修建,河道水位下降,梁永镇以上的巴河水运就此消失,梁永镇下游的河道水运也逐渐没落。1988年,随着梁永大桥的修建完成,梁永镇的陆码头也逐渐完成使命。如今,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十年,当初以打鱼为生的老百姓也全部上岸谋生。

近年来,梁永镇积极实施“农业固本、商业兴镇、物流活镇、产业强镇”战略,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全面夯实发展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那时候道路不方便,从巴城到梁永坐船顺流而下,一个小时就抵拢。但返回巴城要靠人在岸边拉,花费时间就是几倍了。”程仕清说,“如今,到巴城高速通了,简直方便多了。”

如今的梁永镇河边,水陆码头依稀可见,在不远处,新的梁永大桥代替了老桥,道路更加畅通。巴广渝高速穿镇而过,G245国道建设正如火如荼,升级改造后的梁鼎路在山间穿梭。因水而兴的梁永,还是区域交通节点,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从这里经过,变得更加快捷,道路更加通畅,百姓更加富足。

□文/图 达州日报·巴中日报

联合采访组

新闻推荐

实地考察学习 推进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

本报讯(记者林琳)日前,市森整办、市应急管理局及各县(区)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到巴中、广元等地,考察学习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

南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