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能人 返乡创业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巴中日报 2020-03-31 08:22 大字

本报记者何欢

创业能手苟彬创业项目火龙果采摘基地创业成果流转土地20余亩,去年一年收入达10余万元,带动周边1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

创业能手周绪才创业项目?种植红梅,并套种药材创业规划一期项目流转土地900多亩;二期准备开发茶场2500亩,打造一个生态茶园;三期计划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

创业能手陈春林创业项目蔬菜生产和销售创业规模?流转土地300亩,种植西葫芦、黄瓜、番茄等20个蔬菜品种,带动合作社周边贫困户种植蔬菜400余亩。

在外漂泊几年,苟彬夫妇还是决定回乡创业。“这几年,妻子在外面打工干销售,穿着高跟鞋跑一整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我在广告公司上班,加班熬夜已成家常便饭。”苟彬说,回到巴中后,看到家乡的变化天翻地覆。高速路通到了村口,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他和妻子毅然决定在经开区郑家山村流转土地20余亩,建起了火龙果采摘基地,开始了回乡创业之路。

“去年,我们一年收入有10余万元,虽然也很辛苦,但是孩子在身边,父母也离得近,有个啥事,随时都能相互照应着,比在大城市打工压力小多了,也安心多了。”苟彬的成功创业带动了10多名周边村民就近务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回乡创业的巴中人陆续增多,他们回到家乡,利用学到的技术搞发展、搞经营,带着乡邻一步步发家致富。

在南江县关门镇石庙村,村民周绪才已回乡创业3年。15岁时,他背起行囊外出打拼,学到技术后,他便回到老家创业,带动更多人富起来。“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在石庙村流转土地种植红梅,并套种药材。”周绪才介绍,目前一期项目流转土地900多亩;二期准备开发茶场2500亩,打造一个生态茶园;三期计划再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走农旅结合之路。“如今我们家门口就能挣钱,每年春季红梅花开时,前来旅游赏花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说我们村变得越来越美。”村民张梅英说,她把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出来了,每年还可挣租金。

年轻返乡农民工陈春林回到家乡平昌县青凤镇龙井村,成立了洁馨源农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生产和销售。

“我大学毕业后在石材加工厂干过,一次在采购石材的途中看到了千亩蔬菜大棚,想到家乡成片无人种植荒废的土地,便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梦想。”陈春林说。回乡后,陈春林流转土地300亩,建塑料钢架大棚49个,种植西葫芦、黄瓜、番茄、牛心甘蓝、白石条、水果黄瓜、辣椒、紫包菜、夏季大白菜、南瓜、冬瓜、西瓜、苦瓜等20个蔬菜品种,带动了合作社周边贫困户种植蔬菜400余亩,吸纳贫困劳动力20余人,带动就业达60人以上。

陈春林表示,由于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到他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中,合作社开始实行生产经营"五统一"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销售,做到产、销一条龙服务;建立田间生产管理手册,做到购买有记录、质检有签名,安全责任到人的生产要求。合作社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好评,产品销量也越来越好。

"我觉得现在创业政策非常好,我们的蔬菜基地发展起来后,扶贫干部多次上门解决实际困难,还帮着我们找销路。"陈春林说,由于蔬菜品质好,他已经与平昌多又好超市、上海华联超市及平昌西大三实、通用职校、平昌职中等20多所学校签订销售订单。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在外闯荡的乡村人才更具有视野开阔、技术先进等优势,吸引他们回乡创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巴中市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服务、指导、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场租补贴、税费减免、融资贷款和就业扶贫奖励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了返乡创业人才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南江平昌全面恢复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业务

(记者李建军)为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从3月30日起,南江县全面恢复县政务服务大厅和乡镇、集州街道办事...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