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纪实】“牧羊人”刘运资

甘肃工人报 2019-08-29 08:57 大字

刘丰歌

小学毕业后,我们像一群“小羊羔”,通过试卷上的分数高低,划分出两个档次,从几个乡小学和十几个村小学这些“小羊圈”挑选出来,汇集到高桥乡中学,然后到两个标着记号的“大羊圈”报到:初一甲班,初一乙班。

“小羊羔”们走进这个陌生的环境,相互都充满了好奇,你把我看一眼,我把你瞅一下,而一旦两人的目光不小心碰撞在一起,又会迅速扭过头去,躲避对方的目光。那一份纯真、那一份羞赧,毫无掩饰地写在“小羊羔”们的脸上。我这只乡下来的“小羊羔”属典型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对陌生环境有种本能的恐惧。望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当时心里怯怯的,身体如悬浮在空中,总也踩不到地面。心想,要是再有一个小学同学和我分在一个班该多好啊!

我的思绪正胡乱梦游时,上课铃声响了,我跨入中学门槛的第一位班主任老师走进了教室。班主任报名时我见过,知道他姓刘。刘老师一手拿课本教案,一手端着一个紫砂壶,走上讲台后,他嘴对着壶嘴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把教案课本和紫砂壶一左一右有条不紊地放下,从粉笔盒中抽出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写下“刘运资”三个大字。他说这是他的名字,我们叫他刘老师即可,他给我们带语文课,也是我们的班主任。至于第一堂课讲的什么内容我早已记不清了,因为我两只眼睛一直盯在老师的身上,只记得他留着三七分的发型,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讲课声音抑扬顿挫,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令我十分敬佩。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对刘老师敬重之余无形中又多了几分亲近感,这亲近感的产生或许是因为他慈眉善目的长相吧!随着时间推移,班级开展各类活动,从各个小学考来的孩子们很快都熟悉了,我也很快适应了环境,当初那种自卑压抑的心理也无形中慢慢消失了。

刘老师对学生很和蔼,很少见他发脾气。即使谁调皮捣蛋捅了娄子,他也很少在教室当众批评,尽量叫到他办公室耐心教育,维护同学们的自尊。刘老师总是把班里的各类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像一个“牧羊人”,知道哪只“羊”调皮捣蛋,哪只“羊”性格腼腆,哪只“羊”是班里的小学霸,哪只“羊”是睡不够的小迷糊。他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时间不长,便把一群禀赋有别、性格迥异的“小羊羔”管理得“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

刘老师始终对学生一视同仁。同学们有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回答,不管你学习好还是差,来自城镇还是来自农村,他绝不看人下菜、厚此薄彼。而且刘老师总能发现同学们的特长,并着力为大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我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只有在刘老师当班主任时在学校露过两次脸。不,准确地说是一次。一次是学校举办钢笔字展览,我因写的字工整规矩而有幸入选,被贴在学校教室外墙一块黑板上和其他十几个同学的字同时展出。那次露脸的是字,并不是我这个人。还有一次是学校推广普通话,选普通话好的学生在全校大会上朗诵。刘老师让每个同学读一段课文,他从中选两个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参加全校朗诵。轮到我时我朗诵了一段课本上的抒情诗。最后刘老师拍板定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居然有我。当时我内心十分忐忑,我知道自己那浓浓的川味普通话是品不出电台播音员那种美感的。我想刘老师能选中我只是“矮子里面挑将军”吧!最终我荣幸地走上了学校的主席台,在数百学生众目睽睽之下朗诵了一首诗。尽管这次亮相时间很短,却是我整个中学时代唯一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且是充满正能量的亮相。也是这一次亮相,让我多年后走向部队时,敢于操着川味儿普通话一说就是三十多年,且至今不改。

遗憾的是刘老师只给我们带了半学期的课就调到其它学校去了。他走前班里的同学们都说舍不得他走,希望他继续给我们当班主任。

新闻推荐

检察官助失足少年圆大学梦

本报讯(肖蓉刘勇记者张伟)“检察官阿姨,感谢对我们的细心关怀与教导,今天,我们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啦”。近日,一起聚众斗殴...

南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