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顶”看巴中市茶叶产业精加工 在不变中求“万变”

巴中日报 2018-04-05 09:45 大字

茶叶杀青。本报记者罗曼祯摄

本报记者李俊如

曾荣获中国西部五省一市“陆羽杯”金奖,首届、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第五届四川茶博会金奖,如今已经成为巴中市区域公共品牌,一枚小小的“云顶”茶叶何以拥有如此众多的荣誉和光环?近日,当本报记者走进云海之巅的南江县元顶子茶场,通过现场了解采访后发现,这些荣誉实至名归!

四月里来风光好,又是一年采茶忙。

对于元顶子茶场来说,不仅是那一垄垄茶园里上下翻转的巧手在不停采摘最嫩的芽尖,同样,加工车间里,也是一片忙碌。

走进茶场,加工车间外,一个个黄绿色的竹筛里密密地铺着刚刚加工出来的新茶,绿绿的芽尖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艳,清新而自然。身穿工作服、带着手套的工人们还在陆陆续续从车间里端出加工好的茶叶。

走进车间,不容你细想,幽幽茶香就直沁心脾。

车间不大,200多平方米。享誉全国的“云顶茗兰”就是在这里加工出来的。

“要注意手感、控制好温度。”车间总负责人林佳明正在指导工人。

摊放、杀青、成型、压扁、揉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记者发现,除了成型、压扁使用了机械外,其他工序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杀青方法。

相比其他产业的加工技术,谁也想不到,滋味鲜醇、朵似兰花的“云顶茗兰”的加工方式竟如此“原始”。

“以前全部都是手工制茶,制作出来的茶叶在形状上有缺陷,而且成本也高。”从事茶叶加工20多年的老工人说。

为了提升茶叶的品质,现在制茶在某些程序上使用了机械。茶叶加工和其他加工业不一样,机械化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让茶叶更美观,但全自动加工会破坏茶叶的细胞壁,大大降低茶叶的品质。

“精加工,就是要让茶叶的品质得到提升,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林佳明认为,“云顶茶”的精加工决不能让茶变味,必须运用传统和现代加工方式的深度融合,目的就是在不断探索改进工艺、提升品质的同时,永远保持“云顶茶”独有的本色和味道。

云顶,顾名思义:云海之巅。因为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这里的2000多亩茶树具有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云顶茶一直备受商家和顾客青睐。

经济在发展,市场在变化,“云顶茶”不能陶醉于现状,而要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一条更宽更长的路。

“我们正在加工的是富硒红茶。”一名工人指着阳光下那一排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筛说。

富硒红茶的生产对于元顶子茶场来说是主动适应市场的一个实例。

近年来,在推进企业战略发展上,元顶子茶场率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针对南江夏秋富硒茶叶资源丰富而利用率低的现状,元顶子茶场积极加强与四川农大、省茶文化协会、外贸出口专家的合作,大力开发“云顶”系列产品,富硒红茶和乌龙茶等,并顺利通过了多个部门的出口检验,改变了过去企业只生产绿茶的单一结构,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率。

“云顶茶”还在开发衍生产品中下功夫,特别是加强春季优质茶生产加工和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凸显兰花香、板栗香、清香三大香型特色;巩固推广“云顶茶酥”“云顶茶粉”开发成果,积极加强茶食品、茶饮料新产品研发和营销,同时还有序推进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叶功能成分提取物开发,加强茶砖、茶枕等日用品开发。

不论是农博会还是茶博会上,“云顶”系列产品总是那么瞩目,也总是那么让人青睐。

在不变中求万变。在固守“绿色生态”的同时,“云顶”茶在产品衍生上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她成为巴中市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了。

新闻推荐

2017年度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村)名单出炉 巴中市南江县及45个村上榜

(实习生李建军)3月29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由省旅游发展委、省扶贫移民局联合评定的2017年度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村)结果于日前出炉,巴中市南江县获评定为2017年度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45个村获评定为201...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