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2个扶贫政策“红包”落地 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巴中日报 2018-03-26 08:17 大字

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完成投资11192.04万元、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1969个、贫困人口基本医保费用代缴8891万元……自1月底,巴中市22个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印发以来,贫困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民干事创业信心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乡村振兴。

“对各项扶贫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并设立明确的完成目标和时间,细化到何时何地修多少公里路、发展多少核桃林、改造多少水库、培训多少技工等。”市扶贫移民局项目科相关负责人王泽华介绍,各级各部门还将根据各专项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

1打好基础设施组合拳提升群众“满意度”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要先行。

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的巴中,近年来,多条铁路和干线公路贯通,但一些乡村道路没有有效连接,“毛细血管”还未畅通。为改变外通内不畅的局面,《交通建设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明确:全年计划投资97.6亿元,实施公路建设里程4899公里,建成里程4402公里。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助推农村扶贫产业发展,2018年计划完成水务投资19.63亿元。保障9.65万贫困人口(含部分2018年以后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以农田灌溉高效节水、五小水利、维修养护等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新增高效节水灌面2.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开展水利人才培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村级公益性水利工程巡管员岗位设置。“坚持集中为主、联户为辅、户为补充原则,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建成大河等465处集中、268处管网延伸及9000余处分散供水工程。”市水务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村造册、户建卡、解决一户销号一户管理方式,精准解决当年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能力。

3月16日,南江县赶场镇齐坪村里,不久前搬进新家的村民杜海安正在房前的菜园子里育黄瓜苗,“住进75平方米的新楼房,我们自己只花了3000多元。”今年,像杜海安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新房的还有5292户19005人。“2018年,省拟下达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规模56850人,鉴于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下达的2018年任务在2017年已提前下达实施完成,今年全市搬迁任务只涉及南江县和通江县。”王泽华介绍。

精准解决农村贫困地区通信难的突出问题,《通信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通过“政府牵头、企业主体、各方配合、共同推进”的建设模式,深入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和4G基站建设。2018年,全市计划完成496个已通宽带但接入能力不足12Mpbs(兆位/秒)的行政村的宽带升级,新增及升级改造600座4G基站。

2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提升群众“获得感”

产业是脱贫支撑。今年落地的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中,生态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工业扶贫、旅游扶贫、商务扶贫五大年度计划把全市的贫困人口联结在产业链上。

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村群山起伏,植被茂密,土壤湿润且富含锌硒,是种植茶叶的“风水宝地”。村支书陈怀和介绍,村里先后引进罗村茶叶、龙虎山茶叶、巴蜀白茶等企业,确保产销不断链,实现了一家一技术,一户一产业的局面,将昔日荒芜的穷山沟建成远近闻名的茶叶基地,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足。

巴中是农业大市,农业产业扶贫是优化农业供给结构、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

“2018年,全市新建或改造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基地)10万亩、现代经作农业产业(特色产业)基地8万亩,新建或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5个,改扩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渔业水面2万亩。”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贫困村实现有1个骨干脱贫奔康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农业新型经营组织覆盖贫困户面达到90%以上,农业产业扶贫为贫困户人均增收650元以上,全市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带动37927贫困人口脱贫。

平昌县驷马水乡,远山横翠,碧水环绕,已成远近闻名的风景区。村民贺军家开了个小商店,“搬进新居,住得舒心,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去年在政府帮助下,我开了这家小店,平时生意还不错。旅游旺季时,生意更好。”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强产业融合和业态培育,2018年,力争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创建乡村旅游类型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新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10家。

实施整村扶贫,建设林业扶贫试点示范村10个,每村新建林业产业基地100亩以上。探索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扶贫新机制,组建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20个,吸纳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得劳务收入。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1969个,实现38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的工作要求,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将发展贫困乡村产业与建设重点企业基地相结合,开展重点企业精准帮扶与解决贫困群众创业就业相结合,实施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与塑造特色产业品牌相结合,厚植发展根基,助推脱贫攻坚。全市工业企业新增解决1000名贫困群众就业,新增中小微工业企业83户,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脱贫效果好的企业。

在商贸流通、农村电商、家政服务、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全力推进商务产业***,增进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深入推进电商扶贫,新建1个农产品电商营销体系,实施2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2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2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引导贫困县110家(次)涉农企业参与农产品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及展会,扩大贫困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3打好民生事业组合拳提升群众“幸福感”

完成168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建设任务;完成5.85万户农村土坯(危)房改造;重点保障今年预脱贫的73851名贫困人口中的21239名贫困学生以及已脱贫的58445名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不因学举债;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继续落实地方新增财力的50%用于脱贫攻坚……

一项项扶贫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描绘出百姓生活的美丽图景——

开展千村文化扶贫行动,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月月放、图书常更新,村村有多功能室、文化广场、阅报栏、体育设施和文化活动,1个贫困县建成应急广播平台、完成数字影院升级改造,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20余个、各级文明村镇40余个,与“四好村”相衔接,文化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聚焦计划摘帽的南江县整体摘帽以及销号的168个贫困村目标任务,锁定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统筹推进贫困村新村建设工作。全年计划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2万户(暂估),实施扶贫新村168个,建设幸福美丽新村200个。制定《巴中市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方案》,完成农村土坯(危)房改造房5.85万户。贯彻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和城乡垃圾治理推进方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大力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精准实施“三个一批”,不断强化“八支队伍”,持续开展巡回医疗,全面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在巩固巴州区、恩阳区脱贫成果基础上,确保2018年计划摘帽县南江县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二级水平,每个建制乡镇均有达标卫生院,全市168个计划退出村均有达标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均有合格村医。2018年12月底前,计划摘帽县、退出村和脱贫人口健康扶贫考核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教育资金和项目重点向1个摘帽县(南江县)、168个退出贫困村、73851名脱贫人口倾斜,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义务教育水平。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帮助8292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就学困难。重点保障今年预脱贫的73851名贫困人口中的21239名贫困学生以及已脱贫的58445名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不因学举债。

4打好技能扶贫组合拳提升群众“驱动力”

恩阳区柳林工业园,好彩头公司包装车间内,20多名穿戴整齐的工人站在流水线上,娴熟地包装产品。柳林镇七颗石村贫困户张华英就在其中,这份工作每月能为她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

丈夫因残疾丧失劳力,两个孩子还在读书,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张华英身上,她虽勤劳,但只能靠种地谋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自去年找到工作后,张华英脸上的笑容逐渐多起来。

就业一人,致富一家。《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将确保全年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5000人,转移就业规模达2.5万人以上,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5500人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全面抓好贫困家庭劳动力精准识别、就业培训、劳务协作、劳务输出、产业吸纳、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各项工作。”巴中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就业扶贫政策落地落实兑现。

扶贫先扶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实施科技***、精准脱贫。根据《科技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今年巴中市将实施农村创新创业行动,组织科技特派团5个,引导100名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领办、创办或协办经济实体,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养新型实用技术人才,引进10名省内外科技专家赴巴中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围绕贫困村优势特色产业和贫困户技术需求,培训农村新型实用技术人才2500人。积极组织10名农村科技创业骨干参加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相关培训。

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李国成是巴中市首批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脱贫的贫困户。2016年,李国成在邮储银行贷款5万元,养鸡1200只、牛10多头,下半年赚了两三万元。现在,李国成与养殖企业合作,建标准化养殖基地,带动全村10余户贫困户共同致富。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离不开金融政策支持。根据《金融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今年巴中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支持,力争实现贫困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责任书签订100%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率100%全覆盖,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应贷尽贷;切实用好扶贫小额信贷、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政策,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从事个体经营创收。支持通过就业、购买产品、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就业、创业、上学、康复等其他生产生活融资需求。

新闻推荐

学雷锋怎么学? 身边志愿者告诉你 本报记者 曹梦晴 摄影报道

陶店家园北苑(3月9日,燕山乡学雷锋活动走进陶山社区)①志愿者免费为居民维修小家电。②志愿者帮助整理路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④计生办志愿者为居民答疑解惑。龙湖春天小区(3月8日,蚌...

南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