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群众谋幸福 再难也要干 ——记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党委书记石忠

四川科技报 2018-01-26 04:30 大字

[摘要]——记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党委书记石忠

昔日的山沟沟变成现代工业园区,依山而建的高楼拔地而起,老百姓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从破旧到繁荣,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党委书记石忠带领老百姓激流勇进,用梦想与汗水铸就日新月异的变化。

立军令状 啃下“硬骨头”

东榆镇处于南江县城郊结合部,不仅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还承担着城市建设的巨大压力。东榆工业园区、巴陕高速、东西绕城公路、城南出口棚户区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在此启动,其中,城南出口棚户区改造工程涉及征地和街道房屋拆迁户107户,一直被干部群众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这项最难啃的“硬骨头”,石忠向县委县政府主动请缨肩负起城南出口推进办公室主任一职,并立下“军令状”,一定圆满完成征地拆迁任务。

“石书记经常到我们拆迁户家走访,还组织所有拆迁户开会,大家有什么意见、想法都当面提出来,石书记逐一回复。”东榆镇拆迁户苗军至今都记得石忠为拆迁工作操碎了心、跑烂了几双鞋、磨破了嘴皮的画面。

“只要群众能受益,再难的事我也要干!”石忠态度坚决。一次次与群众推心置腹交流,一项项公平惠民、依法依规的方案举措出台,仅仅30多天,98%的居民便签订了拆迁协议,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没有一户因拆迁问题而上访。

精准施策 为民谋福祉

“我是农民的儿子,长期在基层能体会到农民的酸甜苦辣。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石忠总是把群众的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帮助贫困户种植高产的经济作物,增大经济收益,力争早日实现贫困户“销号”、贫困村“摘帽”。

东榆镇卫星村一社村民杨秀华是他的结对帮扶户。在一次走访中,杨秀华含着热泪说:“石书记,我儿子想搞养殖,但又买不起牲畜,能不能帮忙想个办法?”随后,石忠通过产业扶持项目补助,为杨秀华家解决了1.3万元资金,实现了他家的致富愿望。

东榆镇五星村百岁老人吴腾志因年老导致听力减弱,生活极不方便。石忠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吴腾志家结成对子,自掏腰包为老人买了一台助听器,并联系镇医院的医生定期上门为老人体检。为保证吴腾志家能如期脱贫,他还为其量身定制了脱贫规划,鼓励老人加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产业周转金和扶贫资金助其发展土鸡100余只。

石忠常说,“脱贫攻坚不是一句口号,群众不听你咋说,而是看你咋做,还要看你做出了什么结果。”为实现东榆镇桥坝、五星等村梯次如期脱贫的总体目标,他常常以村为家,搞调研、摸家底、思对策,并因村施策、科学制定脱贫规划,大力实施“532211”工程,确保全镇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目前,全镇新建通车里程88.5公里,硬化村内道路65.1公里,新建人蓄饮水池58口,恢复灌面1000亩;安全饮水工程12个村已完成建设并通水,五个村正在实施;全面建成集中供气沼气池122口,完成农网改造70千米;全面建成槐树休闲度假区、民主聚居点、长丰村学校梁聚居点、卫星村龙神庙聚和窑堡梁聚居点、桥坝村中心村、木竹坝、安家坝和龙王沟聚居点、五星村文家坪聚居点、田塝村田塝上和贾家营聚居点。

廉洁自律 抓好作风建设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这是石忠对他自己、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

东榆镇距离县城只有5分钟车程,个别干部“庸懒散”现象严重,上班拖沓,作风漂浮。为改变机关作风,石忠召集班子成员研究制定《关于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东榆镇绩效考核奖惩实施细则》等制度,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岗交流,调整查处个别村“两委”不称职干部。一时间,机关风气转变了,支部班子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了,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为做好基层信访工作,2017年8月,石忠深入信访问题较多的村,集中开展为期7天的接访工作。期间,他采取“望、闻、问、切”的方式对症下药,每天接访约30余人次,通过听民怨、解民忧、答民惑、办民难,让群众“愁容”而来,“笑容”而归。

正因为廉洁自律,石忠先后被中共南江县委授予“共产党员示范岗”,被中共巴中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型好干部”“全市依法治县先进个人” 称号,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巴中市112个村入选2017年省级“四好村”

(实习生熊圆杨佳)近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巴中市共有112个村入选2017年省级“四好村”。据了解,省委农工委、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各市(州)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审核,拟评定成都市天府新区柏...

南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