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你方唱罢我登台 文化比演好红火

四川政协报 2017-10-24 20:15 大字

■本报记者 唐召怡

渐入深秋,枫叶泛红。上周,四川省文化舞台多姿多彩。大巴山区,一场质朴而又斑斓的艺术节,充分展示了巴人巴风巴情,不仅得到周边诸多城市的呼应,还吸引来陕甘渝黔等省(市)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第三届全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圆满落幕,通过比赛,发掘出一批反映生活、贴近百姓的优秀文艺作品,选拔出一批优秀的表演和编创群体;成都出台文化领域的重要文件,鼓励市民参与文化消费,该举措预计于明年一季度开始试点,届时成都市民买图书、看电影等均可得到积分补贴。丰富的文化生活,必将为全省人民带来更有内涵和品质的精神享受。

巴人文化艺术节在巴中开幕

“巴人巴风、相约巴中”,10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巴中市举行,省内的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绵阳市、成都市、内江市泸州市德阳市自贡市达州市陕西省汉中市群众艺术馆,甘肃省陇南市文化馆,重庆市北碚区、合川文化馆,贵州省遵义市文化馆等16家文化单位参与。整个艺术节在巴中城区设立主会场,在巴州区、巴中经开区、南江县、平昌县等地设立分会场。

祈福、栽秧、开荤、哭嫁……开幕式上,一场以巴文化为元素、下里巴人生产生活场景为内容的大型民俗音画节目《下里巴人》仿佛将观众带入了远古的巴国文明。该节目分山魂、水韵、人情三个篇章,艺术地体现了巴人淳朴、高洁的人文情怀和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表达下里巴人情暖天地春秋、向善向上向前的精神追求,热情歌颂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人民。

巴中自2002年举办首届巴人文化艺术节以来,其规模和档次逐年提升。目前,该艺术节已成为集中展示泛巴区域巴文化保护、开发、研究以及打造巴文化品牌的重要平台,是建立区域文化交流协作与共享发展机制,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旅游节事品牌。

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大赛落幕

10月16日晚,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的获奖名单在锦城艺术宫揭晓。

本次比赛选取了四川地区极具传统特色且拥有广泛受众群体的四种艺术种类(即曲艺、杂技、木偶戏、皮影戏)为比赛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这次比赛,发掘出一批反映生活、贴近百姓的优秀文艺作品,选拔出一批优秀的表演和编创群体。

本届比赛共收到全省各地曲艺团、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艺术团等单位共60多个作品报名。经评委集中评审,共52个节目参加决赛,最终17个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曲艺、杂技、木偶、皮影艺术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展示传承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全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在引导激励艺术精品创作、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买书看电影 成都有补贴

上周,从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传来消息,《成都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2017—2020年)》于近日印发,其中提出,将以“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用“先消费、后补贴”的方式开展消费补贴。

推出文化消费积分补贴是成都的一项创新举措,不仅能有效激活文化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收集成都文化消费大数据。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制定《成都市文化消费积分实施管理细则》,并预计于明年一季度展开试点。届时,成都常住居民到试点文化场所进行文化消费时,提供本人手机号码并通过认证,即可按一定比例获得文化消费补贴积分返还,一积分等值于一元人民币。

获得的积分将在交易完成后自动打入用户的积分APP客户端,用户再次消费时,可以向商户出示进行抵用,并再次获得积分,以此循环,直到年度200分上限。

试点期间,成都将先从图书、电影、演艺、文博景区4种市民文化消费频次较高的领域中遴选出试点场所,并逐步覆盖到其他文化场所。

新闻推荐

秦巴特色商品和泛巴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展销会举行 特色产品受追捧

(记者唐霞)“老板,这个样式的米酒还有没有?帮我再拿一个。”10月16日上午,秦巴特色商品和泛巴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展销会在巴城巴人广场举行,在达州市的米酒展位面前,市民杨入权找到老板,急切地询问是否还有...

南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